第2章 門內(2 / 2)

橙澄已經昏了過去,失去魔力供給的召喚法陣在消耗完陣中儲存的魔力後,自然跟著消散,之前位於法陣中的那隻幼獸也隨之被拉回了召喚前的地方。回想之前短暫時間中所進行的觀察,那隻幼獸並沒有什麼值得矚目的特征,除了外觀上是從未見過的品種,跟野外隨處可見的野獸並沒有什麼區別。

天生帶有魔法天賦的魔獸,哪怕是剛出生的幼崽,也會在外觀上體現出相應的特點。擅長火係的通常會有紅色或橘色的斑紋,擅長水係的通常毛皮異常光滑水嫩,擅長風係的大多會在顎部或頸部有一兩撮長長的須發,擅長土係的要麼腳掌寬厚要麼身披厚甲。還有一些較為常見的特殊體征,比如第三隻眼、複數對翅膀、數條尾巴等,都相應地體現了擁有者的天賦。

有學者提出,最強大的天賦也許就隱藏在沒有任何天賦體征的個體身上,並美其名曰“返璞歸真”、“明珠自晦”,但由於沒有任何切實的證據,甚至連較為可信的推論都沒有,這個論調始終不被認可。薑辭作為專修召喚術的學者,也聽說過這一論調——從小說裏。

原本前途無量的召喚師,召喚出了被認為沒有任何天賦的召喚獸,地位一落千丈,嚐盡世間冷漠,然後劇情反轉,此獸展現出震古爍今的天賦,帶著主人完成一波波打臉和反殺,最終屹立世界之巔。老套的劇情,卻也不可否認地吃香,大多數召喚類的小說都是這麼個套路,薑辭也喜歡看。

但現實可沒有小說那麼浪漫,沒有天賦就是沒有天賦。曾經號稱能改變和強化天賦的“血脈融合術”,也被證實具有巨大的副作用而廢棄。天賦天定,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在薑辭的眼裏,那隻有著沒什麼光澤的灰白皮毛、兔子似得長耳、倉鼠似得肥碩身體、腿足短小、尾巴也隻有一條的幼崽,哪怕是沒見過的組合,也隻是“普通”層次。像它這樣外形奇特卻沒有天賦的野獸並不罕見,返祖現象而已。什麼長著豬尾巴的馬啊,長了翅膀的魚啊,長了蹄子的狗啊,時不時就會冒出一個,都僅僅是些返祖野獸,又或者叫變異野獸罷了,連低等魔獸都算不上。

再多的普通體征揉到一塊兒,也不會變成聖獸的。

但區區變異野獸,又怎麼拒絕得了召喚師的契約法陣呢?即便隻是十三四歲的小孩子,那也是智慧種族的孩子,就算是精神力最弱的黑石妖精一族,在以精神力決勝負的契約過程中,也能穩穩壓製低等魔獸了。

莫非那隻幼崽真有什麼異常強大的精神方麵的天賦?

想到這兒,薑辭反而覺得自己可笑了。精神天賦?真要擁有,怕不是天生的聖獸了。在舉世僅有三隻聖獸的當下,自己難不成還會成為第四隻聖獸誕生的見證人並被載入史冊?算了吧,左右那隻幼崽已被拉回召喚前的地方,根本無從找起,不想這些不著邊際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