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

王老師在大學教書,業餘時間搞民俗研究,出了好幾本書,下麵仍然還有好幾部書稿正在進行中,王老師在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在各級民俗研究協會學會之類的團體掛了幾個頭銜,有的稱主任,有的稱主席,在學校裏,大家叫他王老師,在協會開會的時候,也有人叫他王老師,也有的人則稱他的頭銜,叫王主任或者王主席,王老師是個心境平和好說話的人,對於稱呼,都無所謂。

這一個學期,王老師的課在上半個學期都上完了,下半個學期,便集中精力寫書,寫書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好在王老師也已經習慣,不備課、不講課的時候,他總是在寫作。

王老師的課題不是一個關在房間裏就能完成的課題。所謂民俗,也就是在一個地方長期形成的風尚、習慣的東西,人們常說,千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有的地方甚至一河之隔,在民俗方麵就會有很大的區別,所以,要想在民俗學方麵有所建樹,得到民間去,這一點王老師是清醒的。

王老師正在寫作的這部書,寫的是江南水鄉的服飾習俗,王老師已經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服飾習慣方麵的資料,原來以為寫作足夠用了,但一旦寫作起來,方知道資料的缺乏,王老師毫不猶豫地放下手中的筆,決定到安亭鄉走一趟。普遍認為,安亭鄉的民間服飾,最具江南水鄉特色。

但是王老師和安亭鄉不熟,以前為了搜集資料也去過一兩回,但都是由縣文化館的朋友陪同而去,不需要他自己張羅,他隻是跟著大家一起走走,看看,問一些問題,記錄一些東西,對安亭鄉的鄉領導和其他鄉幹部,基本沒有印象。王老師和縣文化館工作的朋友,已經有一年時間沒有聯係,曾經聽說他想往南方去發展,也不知到底走了沒有,王老師不抱信心地找出他的電話號碼,試著打過去,果然不通,縣城的電話已經和市裏一樣,上升為七位數,王老師再打114詢問,問到了縣文化館的電話,打過去,便得到了證實,他的朋友果然已經在半年前到海南島去了。

王老師放下電話,想了想,覺得有兩個辦法,一是公事公辦,不通過關係,不找熟人介紹,自己找上門去,自報家門,說明來意,鄉裏大概也會接待的,聽說有的鄉鎮現在成立接待辦,就是專門為了接待外來客人的。隻是,現在大家都搞經濟,最好是接待與經濟有關係的人,接待對自己鄉鎮經濟發展有用處的人,像王老師這樣搞民俗學的,與經濟的關係實在太遠,找上門去純粹是給人家添無謂的麻煩,即使人家願意接待,恐怕也是無可奈何,迫不得已,王老師對於接待規格之類並不計較,但是他希望能在安亭有所收獲,王老師再三考慮,覺得這個辦法欠妥,那麼隻有再想第二個辦法,找熟人介紹,這樣王老師就想起一個人來。

這個人叫路正紅,是王老師的學生,後來政治上有所發展,到省級機關的某個要害部門做了處長,可能是要繼續提拔,所以在半年前放到縣裏來掛職,做縣委副書記,王老師並不了解這些情況,也是學校其他老師在議論學生時議論起來的,王老師聽了,有意無意地記在了心中,現在果然想了起來。

王老師打電話到縣委辦公室詢問省裏來掛職的路書記,縣委辦公室問王老師是誰,王老師猶豫了一下,說,我是他的老師,縣委辦公室便將路書記的手機號碼告訴了王老師,王老師很快就打通了路正紅的手機,手機裏傳出一片噪雜聲,像是有人唱歌的聲音,在噪雜聲中,路正紅說,你是誰?王老師說出了自己的名字,他很擔心路正紅早已經不記得他的名字了,他準備著這種尷尬,準備再向路正紅說清自己的情況,哪知路正紅卻一下想起他是誰來了,聲音立即變得十分熱情,說,是王老師,我一聽就聽出你的聲音來了,王老師非常高興,也很感動,說,是我,是我,你還聽得出我。路正紅說,老師怎麼能忘記,別人能夠忘記,老師是永遠不能忘記的,王老師,您有什麼事找我吧?王老師正考慮怎麼樣在對方的噪雜聲中,把事情簡略地說清楚,那邊路正紅笑了一下,說,王老師,我的手機信號不強,這樣吧,你告訴我你的電話號碼,我一會到辦公室給你打電話,慢慢說。

王老師等了一會,果然路正紅的電話來了,王老師將事情說了說,最後強調,如果不好辦,就算了,千萬不要使他為難。

路正紅笑起來,說,這有什麼為難的,不就是到安亭鄉去搜集點資料嗎,小事一樁,和王老師約好了時間,叫王老師到縣委辦公樓裏找他,掛電話前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問道,王老師,要不要我派汽車進城來接你?王老師連忙說,不用,不用,路正紅也沒有再客氣。

到了約定的那一天,王老師坐了長途汽車,來到縣城,找到縣委辦公樓,路正紅正在開會,聽說王老師來了,從會議上退出來,見了麵,一眼都能認出對方,握著手,都倍覺親切,一算時間,競有好多年沒見麵了,十分感慨,王老師不好意思,說,影響你的工作了,路正紅說,哪裏,我坐在裏邊正發悶,謝謝你把我拖出來呢,說罷和王老師一起一笑,問道,王老師,你怎麼過來的?王老師說是坐長途車來的,路正紅說,其實我派個車很方便的,我在這裏雖然掛職,但縣委對我很好,有個專車跟著我的,司機和我也很熟了。王老師說,我坐長途車也蠻方便,路正紅請王老師到他辦公室坐,路正紅的辦公室很大,還是個套間,外麵是沙發,裏邊有一張很大的辦公桌,可稱得上豪華,路正紅說,縣裏就是這樣,在省裏,我們部長的辦公室也沒有這麼漂亮,省委書記的辦公室也沒有這麼漂亮,給王老師泡上茶,點上嫻,王老師說,路書記,你來掛職有半年了吧,我也是聽其他老師說的。路正紅說,王老師你叫我路正紅,別叫我路書記,王老師也感覺不出路正紅身上有什麼官氣,心裏十分高興,十分自由,路正紅問了問王老師這些年的情況,王老師說了,路正紅也說了說自己這些年的情況,王老師為路正紅的進步感到由衷的高興,接著路正紅又問起學校其他老師的情況,王老師再介紹的時候,心裏就有些嘀咕,王老師一大早趕頭班車到縣城,現在上午時間已經過去一半,也不知路正紅怎麼安排他,嘴裏說著其他老師的情況,心神開始不寧,看了看手表,路正紅說,不著急,在縣城吃過午飯再走,王老師沒有想到路正紅這麼安排,愣了一下,說,還在縣裏吃午飯?路正紅說,當然,老師來了,我總要陪著吃頓飯吧,連頓飯也不讓老師吃,怎麼交代得過去呢?王老師仍然想表示不好意思過多打擾,路正紅擺了擺手,說,王老師,人鄉隨俗吧,你到了我們縣裏,就聽我的。王老師倒不好再多說什麼,變成幹預路正紅的安排了,便安下心來,和路正紅聊天。

中午由路正紅在縣賓館的餐廳裏設宴招待了王老師,除了路正紅外,另外有縣委辦公室的幾個幹部也一起吃飯,席間仍然說了許多在學校的往事,喝了酒,路正紅興致很高,結束的時候,路正紅問王老師中午要不要休息,王老師忙說沒有午休習慣,其實是有午休習慣的,隻是急急地想趕去安亭,路正紅也不勉強,讓王老師到休息室稍等,自己走到外麵,過了一會,有人進來叫王老師,王老師走出來一看,外麵停著一輛小轎車,路正紅正站在車邊和一位漂亮的女士說話,看到王老師,說,王老師,就上車吧。王老師猶豫了一下,忍不住說,安亭鄉那邊,聯係好了?我到了那裏找誰接頭?要不要你寫個條子?路正紅笑了,說,不要條子,我自己就是條子,說著便打開了前座的車門,王老師這才明白過來,說,你和我一起去?路正紅說,當然要陪你去的。他們說話間,那位女士也已經上了車,車很快就開了,坐在前座上的路正紅說,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老師,王老師,這位是電視台的主持人徐小姐。徐小姐向王老師笑笑,王老師也向徐小姐笑笑,路正紅說,正好你們兩位都要到安亭,就一路走了,王老師仍不過意,說,你很忙吧,叫你陪著,路正紅說,我也正要到安亭去,有段時間不去了,鄉黨委唐書記,是我的好朋友。

安亭鄉黨委唐書記就在辦公室裏等候著他們,車一到,唐書記聽到車聲,就迎了出來,和路正紅握手,也和徐小姐、王老師握了手,笑著說,也不用再介紹了,你們二位的情況,路書記已經在電話裏介紹過了,大家一笑,跟著來到會議室,照例地擺好了水果等,坐下來喝茶,聊天,先是路正紅和唐書記說話,說了好一會,唐書記開始和徐小姐說話,再說一會,又轉過頭和王老師說話,王老師說,不好意思來打擾,你們都很忙,都要抓經濟,我來給你們添煩了,唐書記說,哪裏話,你是大學者,大專家,我們小地方,請還請不到呢,希望你多給我們提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