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吳岩孩子著實中毒太深,這種肉麻的話還能自己寫成相思錄,還好他隻好意思寫給自己看看去相思相思我們家小沐。這些都留待後話。
小沐無奈被歌聲嚇醒,隻好瞧著窗外發呆。一片漆黑,隻看的到窗戶玻璃上的水汽,偶爾看到車外有一瞬的亮光。有時也能感受到火車進入了隧道,耳邊隆隆作響。其實小沐印象最深的還是以前坐綠皮火車啦。尤其白天,打開窗戶,感受那樹枝樹葉從身邊刷刷、嗤嗤地經過,親切而自由!火車環繞山間時,總是貫入眼球的綠色,那時風吹得清爽而愜意,那時可以感受到山的綿延偉岸,那時無憂無慮,還是孩提。
下了火車,已經快天黑了,去老大住的地方的班車也快停運了。他倆兒得趕不上就得打車了。
“你好,我是外地來旅遊的,差4塊錢買車票,大哥幫幫忙吧,要不你把我身份證壓這……”
“唉,4塊是吧?”小沐掏出二十幾塊錢來問道。
“不,14塊”“14塊?你剛才不是說4塊嗎?”
“不,你聽錯了,就差14塊錢,我買火車票急著回家呢,幫幫忙吧。”
“行行行,14,給吧。”
“你怎麼隨便給人錢哪?火車站這種地方亂的很。”待那人走後,老大問道。
“沒事,走吧,趕車呢。”
……
“誒,不行,我解個手去。”小沐丟下行李走向公廁。
出門急著找老大去,卻有人攔住去路。“誒,你好!我是外地來旅遊的,差點錢買車票……”
……
小沐瞬間石化,還是那個人,還是那句話,還沒記性,偏偏又叫上她……這世界是怎麼啦?
小沐對那人苦笑著就走了,她知道對這種人她無話可說。
班車之後轉公交車,一路還是那樣無聊疲憊,聽著歌,發著呆,睡著覺,迷迷糊糊就到了。跟著老大來到住的地方,媽媽已經將飯菜準備好,可是小沐也沒什麼胃口,大概還要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吧。飯後,洗漱,她就疲憊地躺床上去了。當然,不是睡覺,她先看會兒小說呢,她最近好不容易淘到一本小說,裏頭女主角太二了,特別逗。
一晚上,小沐的爸媽都比較沉默,默默地吃飯,默默地收拾,默默地看電視,默默地玩遊戲。並不願意去打擾小沐,他們心裏雖然非常關心這女兒,卻也很尊重她的感受,畢竟他們對小沐還是有一絲絲愧疚的。從小就沒在身邊陪著者孩子,她的成長他們並沒有在身邊陪伴。他們隻是在外麵打工維持家裏的經濟來源。雖然有掙錢養家的借口,對於他們對孩子的愧疚沒有多大安慰。也許這就是天下父母的苦衷吧,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小沐父母關燈睡下了,小沐也放下手機試圖睡去,其實根本睡不去,不用說,又要失眠了。當然,爸媽也不是真的睡了,他們心裏也在想著自己孩子,但不知道想些什麼,父母並不完全了解孩子的世界,隻能幹著急,胡鬧心,也要失眠了。
也許人生的旅途就是這樣,孤獨的。隻是找著寄托,隻是為著什麼什麼而活著:小時候為開心,為父母;大些了,為意中人;單身了,為著消磨時間;結婚了,為著家庭;生孩了,為著孩子;為著……對,總是一廂情願地為著,滿足自己內心的需要,顯得不是那麼孤獨,無奈,卻始終是孤獨的,尤其是不能找到一個知音似的人的時候。更可笑的是,即使你找到知音人,也可能是你一廂情願地認為。誰會真正知道自己呢?因為每個人,即便是自己,都不可能完全了解自己內心的。人隻是根據經驗來判斷,始終不會全麵的,無論你學了多少辯證法,要深究一個人是不可能的。人,始終是迷茫的,孤獨的。如果不孤獨,那也隻是暫時的,有時候甚至是些不孤獨的假象,有時甚至隻是些安慰自己臆想。
這就是作為人的悲哀,也是作為人的特別,美麗之處。扯著扯著走遠了。小沐在淩晨時候也漸漸睡著了。
夜,特別靜。一切都沉寂下來,喧囂過後的世界還可以保持一份恬靜。不管其他地方此刻發生了什麼,此時此地是平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