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挖墳自埋(1 / 1)

楔子 挖墳自埋

八月的天氣酷熱難當,候機大廳內卻極為涼爽。蕭晴被凍得連打三個噴嚏,再加上身邊的媽媽始終冷冰冰的臉,蕭晴隻覺得身上的汗毛集體跳起了狂歡舞。

小的時候,媽媽的目光還是很有殺傷力的,每次被她一瞪,蕭晴就嚇得直躲。有桌子鑽桌底,沒桌子躲去沙發後麵,什麼道具都沒有的時候,就抱住爺爺的大腿。

蕭晴的童年是跟爺爺一起度過的,在她的印象裏,那個偶爾會到爺爺家來看她的女人,就像童話裏冷漠無情的女王陛下,一個眼波過來便會“千山鳥飛絕”那種。每次被她瞪著,蕭晴就覺得全身颼颼冒涼氣,反射性地想“逃命”。隔壁的小朋友高聲唱著“世上隻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蕭晴卻盼著媽媽別來看她,千萬別來看她。

後來蕭晴才終於明白,媽媽就是這樣冷淡的性格。她並不是不關心女兒,隻是關心的方式比較特別。

比如蕭晴生日的時候,她會給錢;逢年過節的時候,她會給紅包;每次開學,也會彙來一筆錢讓蕭晴添置學習用品。起初,蕭晴總是抱怨她隻記得人民幣,後來才知道,她這麼做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

從過程來說,彙錢省去了“送什麼要想”“想好之後還要買”“買好之後還要寄”的煩瑣步驟。從效率來說,彙錢隻需要半分鍾時間,網銀一登錄,高效又便捷。從結果來說,彙錢可以讓女兒明白三點:一是媽媽記得我生日,給我打錢了;二是我可以拿這筆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三是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這些都是後來從爸爸口中聽說的,聽的時候蕭晴不由得噴了半杯水。自此以後,她對媽媽的印象完全改觀了不說,甚至還多出那麼點兒親切感。

對媽媽,唯一不爽的一點就是在高中的時候,媽媽認為畫畫是不務正業,於是強行沒收了蕭晴所有的畫筆和顏料。蕭晴經過一個星期的英勇戰鬥,最終還是慘敗在媽媽淩厲的眼波下,不得不放棄自己最愛的美術,改行學絲毫不感興趣的經濟學。

蕭晴學畫畫學了近十年,年少時爺爺常誇她畫得好,就連她非常崇拜的溫平老師也稱讚她很有天賦。溫老師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蕭晴,如果你能把滿腔熱血都潑灑在你最愛的美術事業上,那麼將來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在最漂亮的大廳裏開個人畫展。

那時年紀小,溫老師這麼一誇,蕭晴便信以為真,一想到自己將來開畫展的場麵,不由得激動得手舞足蹈,還被溫老師罵小瘋子。那時的日子過得單純又快樂,蕭晴每天拿著畫筆塗塗抹抹,在紙上畫一個地球,就好像擁有了整個世界。

後來,溫老師出國留學,爺爺也去世了,支持蕭晴畫畫的人越來越少。蕭晴被父母接回去住,從此便開始了整日與磚頭課本為伴的痛苦生涯。

在經濟學院熬了四年,如今終於大學畢業,蕭晴卻選擇了繼續出國讀研,倒不是她自虐,她隻是想逃離父母的管轄範圍。

張叔叔家的千金前幾天嫁人了,劉伯伯家的姑娘也被逼去相親,在那些成年之後因為沒有男友而被父母逼去相親的女性同胞們整齊的哀號聲中,蕭晴覺得,讀研這條路還是相對美好一些。

都說婚姻是墳墓,蕭晴還想自由自在多活幾年,誰願意這麼早進墳墓裏躺著?

當然,蕭晴的如意算盤打得倒是響,卻沒有料到,這次去紐約,就有個墳墓在等著她,還是個為她量身定做的超級大墳。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