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

俗稱“馬達”。是將電能轉變為機械能的機器。電動機是給處於磁場中的轉子線圈通電而使轉子線圈旋轉而給其他物體做功,其分為直流電動機和交流電動機,分別通以直流電和交流電。其廣泛應用於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

三相交流電

是在工業上大規模生產用的交流電形式。一般用於高壓輸電,輸電線通常是四根線(稱為三相四線,其中有一條是中性線)。本質上還是三根導線載負著強度相等、頻率相同,而相互間有120°相位差的交流電。三根導線分別對接地線的電壓為“相電壓”,三根線中每兩根線之間的電壓為“線電壓”。相電壓和線電壓之間的關係為:

線電壓的有效值=1732×相電壓的有效值。

電磁波

是描述電場和磁場變化特性的橫波。這種波的電場部分的波動方向與磁場部分的波動方向互成直角,並且都和電磁波的傳播方向垂直。

我們通常所知的電磁波有無線電波、熱輻射、可見光、微波、紫外線、紅外線、X射線等,這些波都有著特定的頻率範圍。其共同的特點是電磁波的傳播速度都為光速。各種電磁波的波長如下:

無線電波3000米~1毫米

紅外線077微米~1000微米

可見光07微米~04微米

紫外線004微米~039微米

X射線2納米~0006納米

γ射線01毫微米~0001毫微米

無線電波

是波長在0001米~3000米之間的電磁波。其被廣泛用於通信之中,根據其波長,一般分為短波、中波和長波。短波的波長為0001米~100米之間,中波的標準廣播波段為200米~545米,其適用於國內及鄰接地區間的廣播之用,其抗幹擾能力較強,但傳播距離較短。短波能傳播較遠的距離,但易被地麵物質吸收,用高空電離層的反射可提高短波的傳播距離。其特點是即使不太強的電波也能完成極遠距離的通信。無線電波的特點是能被物體吸收、反射、散射和折射。

廣播

利用無線電波攜帶語言或音樂等聲音訊號為廣大聽眾服務的係統。用無線電廣播時,利用無線電技術,將聲音訊號加到無線電波上,無線電波稱為載波,而得到隨聲音變化的電波,通過天線發射到空中向四周傳播。收聽廣播的裝置一般為收音機,收音機將有聲音訊號的電波接收到並放大,再加以檢波,使接收到的電波變成音頻信號,然後輸入到擴音器發出聲音。

電視

是一種用無線電波傳播圖像和聲音的設備。電視將一係列靜止圖像連續地傳出,由於人類的視覺暫留的特點,使連續出現的係列靜止圖像呈現景物移動的感覺。電視不是用底片記錄的光訊號,而是用錄像帶記錄的電訊號,它是用電子束掃描感光層上的圖像而將光訊號轉變為電訊號的。接收電視訊號的電視機也是將電訊號變為光訊號,其主要器件是顯像管和熒光屏,在熒光屏的內層表麵上塗有一層熒光物質的膜,顯像管內的電子槍掃過屏幕時會產生不同的圖像。電子槍中電子束的強弱由圖像的電訊號控製,因此會播放出和拍攝時完全一致的圖像。其聲音的接收和發射與廣播的原理一致(見“廣播”條)。

調頻和調幅

把一種調動變化特征加載到另一個波上,叫調製。受調製的波稱為載波,調製的波稱為調製波。調幅是借聲頻信號或視頻信號的強度變化迫使載波的振幅隨之變化的調製方式。而調頻是借改變載波的頻率變化而進行的調製方式。調頻方式與調幅方式相比,有能在發射功率較低的情況下得到較好的音質,而其缺點是發射機的載波頻率,必須要有一較寬的頻率波段。由於太寬的頻率範圍在通用天線廣播波段是無法容納的,通用的調頻發射指定在88—108兆赫之間,因而其接收距離受到了限製。

傳真

利用電線或無線電波發射靜止圖像的儀器,其可以傳送信件、圖片、報紙等。傳真的圖像是把發送的圖像變為電訊信號發出,由接收傳真的接收站收到“電訊信號”後再變為圖像。通常的報紙都是采用傳真的形式在全世界印刷的,可保證新聞的時效。

雷達

雷達是利用無線電技術進行空間物體的偵察和測距的儀器。雷達是將無線電波送出,然後經過遠距離目標物的反射,雷達接收到反射的天線電波記錄下其能量及從發射到接收到的時間,即可以計算出目標的距離,並辨別出目標的形狀。其廣泛用於飛機和船舶的導航,用於戰爭中的空中偵察和空襲報警。

通信衛星

通常的衛星是指在行星周圍旋轉的天體。而通信衛星則是用火箭、宇宙飛船等置入繞地球公轉的軌道上的用於通信用的儀器。通信衛星分為自動通信衛星和被動通信衛星。被動通信衛星僅僅是一種反射器。自動通信衛星是接收到地麵訊號後,通過加強再發送出去。通信衛星比一般衛星要求更高,其要求衛星為同步衛星,即相對於地球某一點的位置不變。

電子計算機

是能按人工編製的指令完成計算和控製的機器,其包括輸入、輸出、記憶、計算和控製5大部分。電子計算機已成為普遍使用的工具,其除了計算外,還可以預測變幻的氣象和進行工業自動化控製。隨著計算機應用的發展,其將成為人們生活和生產不可缺少的工具。電子計算機的使用是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光學

是研究光的本質、光的輻射、傳播和接收的規律的科學,是物理學的一個重要部門,它分為幾何光學和物理光學。以光線方法探討光的反射、折射等現象的光學為幾何光學,其不必考慮光的波動或其他物理性質,其基本研究根據是幾何原理,即光線是直線。物理光學是以波動理論探討光的特性,如幹涉、衍射等。它還包括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如光的發射和吸收現象等。

嚴格地說,光是人類眼睛所能覺察到的一種輻射。由實驗證明,光與電磁輻射相同,如光的反射、折射、幹涉、偏振及真空中等速傳播等性質都與光是由電磁輻射所組成的模型相符合。因此,光被廣義地指一切電磁輻射,所以一般的紫外線、紅外線,甚至X射線等都被稱為光,而可見光隻是電磁光譜中的一部分。根據近代理論,光具有雙重特性,在某些情況下像波,在某些情況下又像粒子,即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