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
是眼睛對不同波長的光產生的不同感覺。光的顏色決定於它的頻率。物體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由下列因素決定:(1)物體自身能有選擇地反射或折射某些顏色的光,而其他顏色的光被吸收。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物體選擇吸收後剩餘反射光的顏色,如在太陽光下看綠色的樹葉,樹葉反射綠光而吸收了其他顏色的光。而透明體透過的顏色是選擇吸收和反射之後剩餘光的顏色。(2)與照射光的顏色有關。(3)與入射光透進物體內的深淺有關,共分為雙向色性和表麵色。表麵色是反射光的一部分自表麵立即漫射,另一部分深入表麵少許後再反射。如某種物體對某單色光有較強的反射本領,在透射光中幾乎不含有這種顏色的光。但這種物體可能對另一種單色很少吸收而使它大部分透射過去。因此稱這種物體有表麵色和透過色不同的現象,即雙向色性。
亮度
是發光物體表麵的發光強度。一般光源的亮度隨觀察方向而變,但有些光源如太陽,其亮度與方向無關。
照度
是落在受照射物體單位麵積上的光通量。其與亮度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光源表麵的光通量,一個是在受照射物體上的光通量。
原子物理學
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原子和分子結構及其運動規律的科學。原子物理學研究的內容包括原子和分子的基本結構,原子的發射和吸收光譜,原子的激發和電離等。原子物理學是近代物理學的基礎之一。
高能物理學
又稱為基本粒子物理學,簡稱粒子物理學。是研究基本粒子本身的性質,如質量、自旋、電荷、各種量子數及基本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的科學。其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用各種高能量的加速器,將帶電粒子(主要是質子和電子)加速到幾百億電子伏特的能量,再撞擊各種粒子,由此發現粒子及其共振態、反質子、反中子等各種微觀粒子。
原子核物理學
原子核物理學是研究原子核的結構及原子核的性質,如原子核的能譜、自旋、宇稱性及磁矩等和有關原子核各種物理現象的物理學。其主要包括研究核子與核子之間的基本作用與核力、原子核激發過程與反應及原子核衰變和核輻射等問題。有關原子核能譜及其性質是研究原子核構造的主題。研究原子核物理的實驗方法是利用加速器誘發原子核反應,及觀測原子核受高能粒子轟擊後所發生的反應。
原子
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原子與原子結合組成元素的化合物。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平均質量和原子結構。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圍繞核運動、與核電荷數相等數目的電子組成的。原子的電荷是中性的,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核不發生變化,隻有在核反應中原子核才發生變化。
原子光譜
是原子吸收外界能量後再將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而成的。原子光譜有吸收光譜和發射光譜兩種。如果用分光鏡或其他分光儀器觀測時,原子輻射的能量呈光譜線分布,即產生不連續頻率的電磁波輻射,這種光譜稱為原子光譜。原子光譜通常都呈分立的線狀,稱為線狀光譜。各種原子產生不同特性的光譜,通過分析物質的光譜,可以知道物質中所含有的元素的種類。
能級
能級是微觀粒子的一種性質,表示能量的不連續性,由低能量的基態由下向上,排列成階梯狀,稱為能級。能級起源於對原子光譜的分析後,發現光譜的規則性頻率可由能級的相減得到。以後,發現了量子力學,由量子力學方程的解及各種條件可以很自然地得到能級。
躍遷
是微觀粒子係統從某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過程,由於微觀粒子的狀態都符合量子理論,其狀態的變化是不連續的。如果一個處於能量較高的激發態原子發射光子而變到能量較低的激發態或基態,稱為原子從高能態到低能態的躍遷,原子釋放的能量為光子;如果原子從能量較低的狀態變到能量較高的激發態,稱為原子從低能態到高能態的躍遷,躍遷過程中原子需要吸收相應的能量。
量子
在微觀世界中,某些物理量不能連續變化,不服從牛頓力學的規律,隻能以某一最小單位的整數倍發生變化,這一物理量的最小單位稱為該物理量的量子,如能量的不連續性。在電磁波的輻射中,量子是光子。每種物理量的量子數值都很小,因而在宏觀世界中量子化不產生顯著的影響,各種量就像是連續變化的一樣。
物質波
是指一切微觀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兩種特性。電子的衍射證實了物質波的存在。物質波的波長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因此大質量的物體的物質波波長極短,不表現波動性。
原子核
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含有質子和中子兩種核子,帶正電荷。原子核擁有幾乎是全部原子的質量,但僅占整個原子體積的極小部分。原子核的半徑不超過10-12厘米。原子核的體積的密度大約是一個常數,約為24×1014克/立方厘米,也就是1立方厘米的原子核物質的質量約為24億噸。各原子核因所含質子數和中子數不同而性質不同。凡幾個原子核具有相同質量數的稱為同量同位素。凡是幾個原子核具有相同中子數而質量數不同的稱為同中子異荷數。
放射性
自然界中有許多元素,其原子核不穩定,有自原子核中自行輻射的現象,這種元素稱為放射性元素,其原子核稱為放射性原子核。這種原子核會發射出α、β、γ射線,而變成另一種元素。通常可用原子核反應器產生的中子或加速器產生的高能粒子轟擊某原子核,使其造成放射性原子核或放射性元素,這些稱為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在工業、農業和醫療方麵有廣泛的應用。但人類或其他生物受到過量的放射性物質輻射時,可能引起各種放射性傷害,應該注意避免放射性的長時間照射。
質子
質子是帶正電荷的基本粒子,質量數為1,電荷與電子電荷大小相等,但符號相反,為正電。質子的靜止質量為167×10-24克,比電子質量約大1836倍。質子即是氫原子的原子核。質子的反粒子叫作反質子。質子和反質子的質量相同,但所帶電荷符號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