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動物的分類
由於種類繁多,各分類學家對有些動物的分類尚有爭議。根據多數學者的意見劃分為下列14門:
1原生動物門
2多孔動物門
3腔腸動物門
4扁形動物門
5原腔動物門
6環節動物門
7軟體動物門
8節肢動物門
9苔蘚動物門
10腕足動物門
11帚蟲動物門
12棘皮動物門
13半索動物門
14脊索動物門
動物變態
指動物在胚後發育期間,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方麵所出現的一係列顯著變化。比如說,蝴蝶由卵發育成蝴蝶所發生的一係列變化都稱為變態。
鞭毛綱
原生動物門的一種,已知的有2000個種類。其主要特征為:〈一〉鞭毛:為本綱動物最主要的特征,鞭毛不僅是運動胞器,而且還具有感覺及幫助攝食作用。不同種類的鞭毛數目和著生方式等不同。〈二〉營養方式:因種類不同,鞭毛綱具有原生動物三種營養類型,即植物性營養(像植物一樣利用陽光合成有機物)、動物性營養(吞食其他生物或有機碎片)和滲透性營養(靠體表滲透攝取有機物質)。〈三〉生殖:無性生殖為二分縱裂,如綠眼蟲。夜光蟲能進行出芽生殖。有性生殖為同配生殖,如衣藻蟲;異配生殖,如困藻蟲等。
肉足綱
原生動物門的一種,亦叫根足綱。其分布較廣,生活在湖泊、海洋中,有些種類營寄生生活。其偽足為運動胞器,根據其形狀結構可分為:(1)葉狀偽足,偽足呈葉狀或指狀。(2)絲狀偽足:偽足由外質形成,呈細絲狀。(3)根狀偽足。(4)有軸偽足:偽足細長,是由微管組成的軸絲。
繁殖方式為二分裂,除有孔蟲和放射蟲外,其餘不進行有性生殖。
孢子蟲綱
本綱動物,全部營寄生生活,缺乏運動胞器,或僅在生活史中出現短暫階段的鞭毛,偽足運動。在結構上,孢子蟲綱都有頂複合器結構,因而又有頂複合器亞門之稱。
其典型的生活史包括三個時期:(1)裂體生殖期:包括營養子→裂殖體→裂殖子的無性生殖(複分裂)。(2)配子生殖:包括小配子精子和大配子卵子的形成並結合為合子的過程。(3)孢子生殖。
纖毛綱
纖毛綱是原生運動門中結構最複雜、分化程度最高的一類。纖毛為本綱動物的運動胞器,纖毛和鞭毛結構上相同,纖毛數目多,纖細而短,運動時,協調而有規律,有些種類在某些部位纖毛排列很密,形成小膜或帶,輔助攝食,有的愈合成束,位於蟲體腹麵,利於爬行。
多孔動物門
多孔動物亦稱為海綿動物。其體形多樣,如筒狀、瓶狀、杯狀、塊狀、枝狀等,多為不規則的群體。它們是原始的多細胞動物,隻有內外兩層細胞構成。多孔動物缺乏運動能力,它們的攝食、呼吸、排泄等生理機能均依靠鞭毛運動。它們沒有神經係統,刺激的傳遞是由一個細胞傳到另一個細胞,因此感受刺激和反應極遲緩,並限於局部。生殖方法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種。無性生殖有出芽和形成芽球兩種方式。有性生殖是精卵結合,它們或是雌雄同體或是雌雄異體,均為異體受情。
腔腸動物門
腔腸動物是具有真正的內外兩胚層動物,在兩胚層之間有由內外胚層細胞分泌的中膠層。體內的空腔即原腸腔,有細胞外消化的機能,殘渣由口排出,所以又叫作消化循環腔。
從腔腸動物開始出現神經係統。表現在對外界的各種刺激產生有效的反應,但沒有神經中樞。腔腸動物沒有呼吸與排泄器官,主要依靠細胞表麵從水中獲得氧氣並把二氧化碳等廢物直接排入水中,或排入消化循環腔內,由口排出。
腔腸動物的生殖方法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種。無性生殖常以出芽方式形成群體,有性生殖多為雌雄異體。
原腔動物門
是動物界中較龐雜的一個類群。具有原體腔,即胚胎期囊胚腔的殘餘部分,保留到成體形成的體腔,它隻有體臂中胚層而無腸壁中胚層及體腔膜。它的消化係統與高等動物一樣,為完全的消化管。有外胚層形成的口和肛門兩個開孔。具管內套管的結構。腸道前端有肌肉質的咽,以完成食物的機械消化。除寄生種類外,多數種類為小型動物,體長由幾毫米到幾厘米之間。這類動物均兩側對稱,體表覆有角質膜,膜上有或無橫紋,有的種類膜上有棘、鱗片或剛毛等。無血循環係統和特殊的呼吸器官,排泄係統為原腎係統,具管型和腺型,有的種類仍為原腎管和焰細胞,其主要功能是調節滲透壓。多雌雄異體異形,雄體通常較雌體小。如人體內的蛔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