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3)

我們到野外旅遊的時候,總有一種感受,就是在進入灌木叢或草地時,要注意別讓植物的刺紮了。北方山區酸棗樹長的刺就挺厲害。酸棗樹長刺是為了保護自己,免遭動物的侵害。別的植物長刺也是這個目的。就拿仙人掌或仙人球來說吧,它們的老家本來在沙漠裏,由於那裏幹旱少雨,它的葉子退化了,身體裏貯存了很多水分,外麵長了許多硬刺。如果沒有這些刺,沙漠裏的動物為了解渴,就會毫無顧忌地把仙人掌或仙人球吃了。有了這些硬刺,動物們就不敢碰它們啦。田野裏的莊稼也是這樣,稻穀成熟的時候,它的芒刺就會變得更加堅硬、鋒利,使麻雀聞到稻香也不敢輕易地啄它一口,連滿身披甲的甲蟲也望而生畏。植物的刺長得最繁密的地方往往是身體最幼嫩的部分,它長在昆蟲大量繁殖之前,以抵禦它們的傷害。抗蟲小麥和紅葉棉身上的剛毛讓害蟲寸步難行,無法進入花蕾掠奪。在非洲的卡拉哈利沙漠地帶,生長著一種帶刺的南瓜,當它受到動物侵犯的時候,它的刺就會插進來犯者的身上,因此許多飛禽走獸見到它,就自動躲開了。植物身上長的刺就像古代軍隊使用的刀劍一樣,是一種原始的防禦武器。

比起它們來,蠍子草的武器就先進多了。這是一種蕁麻科植物,生長在比較潮濕和蔭涼的地方。蠍子草也長刺,但它的刺非常特殊,刺是空心的,裏麵有一種毒液,如果人或動物碰上,刺就會自動斷裂,把毒液注入人或動物的皮膚裏,會引起皮膚發炎或瘙癢。這樣一來,野生動物就不敢侵犯它們了。

植物體內的有毒物質,是植物世界最厲害的防禦武器。龍舌蘭屬植物含有一種類固醇,動物吃了以後,會使它的紅血球破裂,死於非命。夾竹桃含有一種肌肉鬆弛劑,別說昆蟲和鳥吃了它,就是人畜吃了也性命難保。毒芹是一種傘形科植物,它的種子裏含有生物堿,動物吃了,在幾小時以內就會暴死。另外,烏頭的嫩葉、藜蘆的嫩葉也有很大的毒性,如果牛羊吃了,也會中毒而死,有趣的是,牛羊見了它們就會躲得遠遠的。巴豆的全身都有毒,種子含有的巴豆素毒性更大,吃了以後會引起嘔吐、拉肚子,甚至休克。有一種叫“紅杉”的土豆,含有毒素,葉蟬咬上一口,就會喪命。有的植物雖然也含有生物堿,但隻是味道不好,嚐過苦頭的食草動物就不敢再吃它了。它們使用的是一種威力輕微的化學武器,是純防禦性質的。

為了抵禦病菌、昆蟲和鳥類的襲擊,一些植物長出了各種奇妙的器官,就像我們人類的裝甲一樣。比如蕃茄和蘋果,它們就用增厚角質層的辦法,來抵抗細菌的侵害。小麥的葉片表麵長出一層蠟質,鏽菌就危害不了它了。抗蟲玉米的裝甲更先進,它的苞葉能緊緊裹住果穗,把害蟲關在裏麵,叫它們互相殘殺,弱肉強食,或者把害蟲趕到花絲,讓它們服毒自盡。

有的植物還擁有更先進的生物化學武器。它們體內含有各種特殊的生化物質,像蛻皮激素、抗蛻皮激素、抗保幼激素、性外激素什麼的。昆蟲吃了以後,會引起發育異常,不該蛻皮的,蛻了皮,該蛻皮的,卻蛻不了皮。有的則幹脆失去了繁殖能力。20多年來,科學家曾對1300多種植物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有200多種植物含有蛻皮激素。由此可見,植物世界早就知道使用生物武器了。

古代人打仗的時候,為了防止敵人進攻,就在城外挖一條護城河。有一種叫“續斷”的植物,也知道使用這種防禦辦法。它的葉子是對生的,但葉基部分擴大相連,從外表上看,它的莖好像是從兩片相接的葉子中穿出來的一樣,在它兩片葉子相接的地方形成一條溝,等下雨的時候,裏麵可以存一些水。這樣一來,就成了一條護城河,如果害蟲沿著莖爬上來偷襲,就會被淹死,從而保護了續斷上部的花和果。

軍事強國正在研製的非致命武器中,有一種特殊的黏膠劑,把它灑在機場上,可以使敵人的飛機起飛不了;把它灑在鐵路上,可以使敵人的火車寸步難行;把它灑在公路上,可以使敵人的坦克和各種軍車開不起來,可以達到兵不血刃的效果。讓人驚奇的是,有一種叫霍麥的植物,也會使用這種先進武器。這種植物特別像石竹花,當你用手拔它的時候,會感到黏糊糊的。原來在它的節間表麵,能分泌出一種黏液,就像塗上了膠水一樣。它可以防止昆蟲沿著莖爬上去危害霍麥上部的葉和花。當蟲子爬到有黏液的地方,就會被黏得動彈不了,不少害蟲還喪了命。

有趣的是,在這場植物與動物的戰爭中,在植物擁有各種防禦武器的同時,動物也相應地發展了自己的解毒能力,用來對付植物。像有些昆蟲,就能毫無顧忌地大吃一些有毒植物。當昆蟲的抗毒能力增強了的時候,又會促使植物發展更大威力更強烈的化學武器。

這些植物是怎樣知道製造、使用和發展自己的防禦武器的?它們又是怎樣合成這些防禦武器的呢?目前科學家還沒有一個定論。

植物耐寒之謎

當嚴寒到來,許多動物都加厚了它們的“皮袍子”,深居簡出,或者幹脆鑽到溫暖的地下深處去“睡覺”的時候,不少植物卻依舊精神抖擻地屹然不動,若無其事地伸出它那綠油油的葉子,好像並沒有“感覺”到嚴寒的來臨。

難道植物當真“麻木不仁”,對寒冷完全無動於衷嗎?不!過度的寒冷一樣可以將植物“凍死”。比如,當植物細胞中的水分一旦結成冰晶後,植物的許多生理活動就會無法進行。更要命的是,冰晶會將細胞壁脹破,使植物遭致“殺身之禍”。經過霜凍的青菜、蘿卜吃起來不是又甜又軟嗎?甜是因為它們將一部分澱粉轉化成了糖,而軟就是細胞組織已被破壞的緣故。

不過要使植物體內的水分結凍,並不太容易。比如嬌嫩的白菜,要在-15℃才會結冰,蘿卜等可以經受-20℃而不結冰,許多常綠樹木,甚至在攝氏零下四五十度還依然不會結冰,秘密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