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科技奇跡(1)(3 / 3)

天然的保存

所有的屍體並沒有經過特殊的處理,而都是自然形成的木乃伊,那為什麼在自然的空氣中不會腐化呢?據研究可能是與這裏的空氣溫度與地域性空氣的化學成分有關,這裏是墨西哥最著名的幹旱地帶,空氣中含有很多的“硝”,這是一種自然形成的防腐劑。

但這是不是天然木乃伊的形成原因,還有待於科學家的進一步研究。

二、不可辨解

1、古代的現代化機械裝置

1900年複活節前不久,一隊乘船出海的希臘采海綿的,潛水員發現了一艘沉船遺址,到了1900年11月末,有人開始打撈這艘沉船上的東西,希臘政府派了一艘船協助工作,打撈工作持續了9個月。

8個月後,在船上撈獲的全部珍品都存入了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館內一位目光銳利的考古學家史泰斯在這批古物中發現一件狀如現代時鍾的銅製機械裝置,後來稱之為“安地基西拉機械裝置”。在它的一塊碎片上留有古代雕刻,後來證實是在公元前l世紀期間刻上去的,雕刻保存最完好的部分與公元前77年前後的一份天文曆類似。

古天文儀

1902年,史泰斯宣布:這件裝置是古希臘的一種天文儀器。他的看法隨即引起了學術界的爭論,並且持續達70年之久,至今尚未有定論。曆史學家開始認為,古希臘不可能有這麼高超的機械工藝,雖然在數學方麵成就顯赫,但古希臘並沒有機械製造技術。安地基西拉機械裝置的發現,似乎要打破這一固有的觀念。其後數年間,出現了幾種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那個如便攜式打字機一半大小的機械裝置是星盤,是航海的人用來測量地平線上天體角距的儀器;有的人認為可能是數學家阿基米德製造的小型天象儀;有的人認為機械裝置如此複雜,不可能是上述兩種中的任何一種;最保守的學術界人士甚至認為,機械裝置是千年後從其它駛經該海域的船隻上掉下去的。

現代機械的鼻祖

1975年,安地基西拉機械裝置的奧秘終於被揭開,耶魯大學的普萊斯教授經過長期的研究,並在希臘原子能委員會的協助下,用丙射線檢查機械裝置的各個部位,了解了30多個銅齒輪的結構原理。他認為,這個裝置是一台計算機,是公元前87年前後製造的,用來計算日月星辰的運行。這四件殘缺的機械裝置有結構複雜的齒輪、標度盤和刻著符號的殼板。普萊斯教授把它比作“在圖坦哈門王陵墓中發現的一架噴氣飛機”,這的確是一項前所未有的重大發現。

2、瑪雅人的“宇航器”

瑪雅人的文明令人稱奇,很多都超乎我們的想像,其中以瑪雅人的“宇航器”最令人難解。

神的文明

瑪雅人的神話告訴我們,他們的一切文明都是一位天神給予的,他們描述這位天神身穿白袍,來自東方一個未知國家的神。他教會瑪雅人各種科學知識和技能,還製定了十分嚴謹的律法。據說,在他的指導下,瑪雅人種植的玉米,穗軸長得像人那麼粗大,他教人種植的棉花,能長出不同的顏色。他在教會瑪雅人這一切之後,便乘上一艘能把他帶向太空的船,遠走高飛了。而且,這位天神告訴瑪雅人,說他還會再回來的。如果我們相信這個神話的話,那麼瑪雅文化現象也就有了確實的答案了。

山穀中的“宇航器”圖象

帕倫克位於墨西哥高原一個荒涼的山穀裏。十幾個世紀以來,當地人從未關心過那幢廢棄並坍塌了的神殿。本世紀50年代,考古學家前來清理這個瑪雅廢墟時,他們從浮塵和苔蘚中,發掘了一塊沉重的、刻滿花紋圖案的石板。

石板上刻繪的圖畫,既神奇又誇張,一個人像駕駛摩托車似的,雙手握著某種舵向似的把子。圍繞在四周的是各種裝飾性的花邊圖案。當時考古界的解釋是,這是一件充分展示瑪雅人想像力的畫圖。本世紀60年代以來,美蘇兩大國競相發射各種航天火箭,載人的和不載人的宇航器械,頻繁地在太空穿梭。當宇航員行走於月球和太空的照片不斷傳回地麵後,科學家們大吃一驚。帕倫克那幅圖畫,哪裏是描繪古代神話,分明是一幅宇航員操縱火箭翱遊太空的圖案。

當然,一切已經變了形,走了樣,我們無法弄清楚當年那些瑪雅工匠們,是憑著怎樣一幅照片,臨摹的隻有今天才可能出現的圖象——一位宇航員控製著舵向,兩眼盯注著儀表。這的確是瑪雅人仿製的作品,因為那位宇航員的模樣多少有些像瑪雅人,或許,瑪雅人認為他們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翱遊太空。盡管瑪雅工匠在雕刻時使排氣管道彎曲變形為一種裝飾性的花邊框架、各種儀表、環狀物和螺狀物,都順形就勢藝術化地被處理成各種圖案,但一切仍可清晰地看見,這個運載工具呈前尖後寬的形狀,進氣口呈溝狀凹槽,操縱杆與腳踏板,以及天線、軟管,仍被生動地描繪出來。據說當這件作品的照片被送往美國航天中心時,那些參予航天器材研製的專家無不驚奇地叫了起來:

“了不起!這是古代的宇航器!”

猜測

太令人驚訝了,要知道古代是沒有,也不可能有宇航器的。那麼,遠在古代的瑪雅人怎麼了解航天的奧秘的?又如何描繪出宇航員蟄居窄小的駕駛艙,緊張操縱飛船的情形?

可信的解釋大概隻有這一種——

在遙遠的古代,南美這片熱帶叢林裏可能有過一批來自外星球的智能生命,他們在瑪雅人頂禮膜拜的歡迎中走出了自己的飛船。他們教給了瑪雅人曆法和天文知識,並向他們展示了自己的運載工具,向他們傳授了農耕的各種知識,然後飄然而去。臨行前也許有過重訪美洲的允諾,但其中的真相到底為何,也許在科學家的苦苦追求之中會有一天大白於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