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科技奇跡(2)(2 / 3)

古代電池

關於古代電源的謎案後來又有了新的發現和進展。1936年,在修建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城近郊格加特·拉布阿村的鐵路時,偶然間又發掘出了一座由巨大石板砌成的古墓,墓內有一具石棺。當考古學家打開石棺後,找出了大量2000多年前的石器物,這些古物都是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26年時期的。

當時擔任伊拉克博物館館長的德國考古學家瓦利哈拉姆·卡維尼格,記述了石棺內的一件陶製器皿:這件古物類似花瓶,高15厘米,白色中夾雜一點淡黃色,邊沿已經破碎,上端為口狀,瓶裏裝滿了瀝青,瀝青之中有一銅管,直徑2.6厘米,高9厘米,銅管頂端又有一層瀝青,並有一根鏽跡斑斑的鐵棒。鐵棒高出瀝青絕緣體1厘米,由一層灰色偏黃的物質覆蓋著,看上去好像是一組化學儀器。經過研究和鑒定,瓦利哈拉姆·卡維尼格認為:“在巴格達出土的陶製器皿、銅管和鐵棒是一個古代化學電池,隻要加上點酸溶液或堿溶液,便可以發出電來。”這種古器物被他稱之為“巴格達古代學電池”。國際學術界有一些學者對上述判斷持懷疑和否定態度,但國際上也有一定學者對上述判斷表示支持和讚成。有些科學家仿照“巴格達古化學電池”的材料和方法,進行了通電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這些古電池真的可以通電。德國考古學家艾琳·艾傑巴利希特仿製“巴格達古化學電池”製作了一些銅管、鐵棒和陶瓶。他把從新鮮葡萄裏榨出來的液汁倒入仿製的古電池中,與古電池連接在一起的電壓表指針立即顯示出奇跡:他成功地獲得了半伏特的電壓。古電池發電性能確定後,他又用仿製的古代學電池作電解鍍金試驗:將一個小雕像懸掛著浸沒在溶液裏,然後給仿製的古代學電池通電,電流通過兩個小時後,一個鍍金的雕像便金燦燦地出現在他的眼前。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證實了“巴格達古化學電池”能夠發電,並且證明了2000多年前的古人確實已經使用古電池一類的東西了。

5、奇鞋

在中外曆史文化中,還有許多古文明之謎沒有揭開。其中,許多奇鞋大概可以算是最神秘的物品之一了。

千奇百怪的鞋

有些古鞋,無論其造型之古怪,還是材料之奇妙,都使科學家們捉摸不透,百思不解。

你見過用銅、用銀、用陶、用泥、用紙、用石頭做成的鞋嗎?也許你不會相信,然而,在中國和世界的文化史中不僅確確實實有過這樣的鞋飾,而且曆經數百年、千餘年後,依然完好地保留至今,從而成為人類不可多得的一份曆史遺產。

銅鞋

銅鞋製於波斯時代,鞋幫和鞋底全部采用銅皮,以錫焊製而成。鞋呈卯形,供波斯婦女在伊斯蘭教堂內穿著。如此,銅鞋與宗教禮節產生了必然的聯係。但這種聯係的根源又在哪裏呢?在古代人類尚未發明膠雨鞋時,雨天穿著的鞋無奇不有,而以焊錫法將銅皮製成整鞋正是最好的防雨鞋之一。

牛鼻鞋

牛鼻鞋是德國16世紀的一種胄甲靴。其鞋幫和鞋底是用十塊皮料縫合,形似“百頁”。如果不加說明,誰也不會認為這是鞋。可它千真萬確是四百年前的武士靴。牛鼻鞋是古代日耳曼民族對牛的崇拜的反映。在他們看來,牛以無窮的力量成為必勝的象征。“百頁”結構也未失其實用性。行軍打仗時,對高頻率的腳部彎曲是適宜的。那麼,武士的腳是怎樣穿進去的呢?誰也無法回答。

銀鞋

浙江衢州出土的一種南宋銀鞋,係由銀質鞋麵二片、銀質鞋底一片焊接而成。鞋頭尖而翹,口沿鏨忍冬紋一周,鞋麵鏨寶相花,鞋底鏨刻線紋及雙鉤並刻有“羅雙雙”字樣。估計為女主人姓名。鞋長僅14厘米,是我國幾千年來唯一的銀質“三寸金蓮”。用銀製鞋是不實用的,那麼,女主人僅僅是為了顯示其高貴的身份嗎?

石鞋

1980年在湖北省安陸縣唐代吳王妃楊氏墓出土了兩件石質鞋形器,呈橢圓形。考古學家認為是鞋底。其正背兩麵中部突起,邊周陰刻線條,一端有圓穿孔,形製相同,大小不一,石質堅細。一隻長24厘米,可能為男鞋,另一隻長22厘米,可能為女鞋。除推斷其為鞋底外,詳細用途尚無史料輔證。

6、“地下世界”

近年來,“地下世界”這個神奇的地方吸引了許多科學家和政治家。據說,那裏是由無數縱橫交錯、彎彎曲曲、彼此相通的地下長廊和隧道連接著一個個神秘的洞穴組成。

城下長廊

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的契爾斯基山脈附近地區,人們最早發現了許多聯接成網的地下長廊。最初人們還以為那是些天然洞穴,後來,經過多次考察後,發現洞口不少段落有人工開鑿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