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心中有魔,所遇皆魔,佛與魔,善與惡,天堂與地獄,這種對立似乎早已注定,兩者間的節點,到底存在著些什麼?
有說開悟之機遇魔殺魔遇佛殺佛方至空明,有說佛魔一體一念相生求同存異,更多喜說佛魔誓不兩立,屠盡魔頭自然成佛,費解,不語。
——《諸世觀》
腸粉,又叫布拉蒸腸粉,是一種米製品,有話如此形容“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
它是廣東地區比較有特色的一道麵食。
裴記潮汕腸粉店,就是一家金陵老字號的蒼蠅小館,別看那店麵不大,隻有三四張折疊小桌七八張矮椅,客人倒是絡繹不絕常來捧場,即使有時沒座位了,哪怕買一份站著吃也大有人在,經常還有開著豪車特意來此地買外賣的食客。
要說她家的腸粉,還真就是與眾不同,自個熬的米汁蒸出的腸粉那是彈性十足,再加上那精心調製的香菇粒醬汁,那吃起來的口感絕對一流。
當然光憑此點,還不足以打動大眾人心,在此就不得不說一說她家那獨特醃製出來,再用熱火小炒出來的青椒段了,那辣香味才真叫一絕,往熱氣騰騰的腸粉上那麼一灑,裹著一小段有嚼勁的腸粉入口這麼一咬,那味道真是…嘖嘖嘖!讓人齒頰留香啊!
每日三餐時段,這裏都是大排長龍,老板娘裴嬸一人負責蒸製,忙得是熱火朝天。她是一位典型的廣東潮汕女人,真是既賢惠又能幹,當然歲月蒼老的痕跡也已過早地半印在她那麵容之上。
她那豆蔻年華的漂亮女兒裴小麗一身牛仔裝,頭戴黑白色太陽帽,肩挎軍綠色小布包,整個一副個性開朗的半大假小子模樣,此時正麻溜地點單、收錢、端碟、遞料一條龍,忙得也是不亦樂乎。
唯獨門口家養的那條大白土狗——阿花,整天懶洋洋地趴在店門一旁,半睡半醒地眯著眼睛老是打盹,時不時地打上一個大哈欠,對於有些好事的客人丟下的肉食或骨頭則是愛理不理的。
忙碌的一天,即使再怎樣得辛苦,也終將會過去,而每逢傍晚臨近收攤之際,“篤…篤…篤”的竹杖觸地之聲便會準時響起,由遠及近井然有序,時間段卡得是剛剛好。
依稀記得就是在半個月前,素衣少年就這樣出現在了裴記店旁,晚上在店門外牆角處一靠睡上一覺,早上店門一開打包一份素腸粉他就離去,到了傍晚又會再準點回來。
說是叫飯花子吧?可也從不見少年伸手向人乞討,可那一身襤褸破爛,活脫脫的就是乞丐職業標配裝。
可能少年唯一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後背上掛著的那一把二胡吧!
那二胡顯然有些年頭了,看上去顯得有些破舊,而且琴筒的形狀與一般的二胡還不一樣,它一邊平頭似錘,另一邊圓頭又似錐。
“小葉哥,你回來啦!”一直在忙碌著的小麗連忙收起疲憊的臉色,笑意滿滿地喊道。
那條大懶狗阿花居然也起身歡快地搖著尾巴,討好般地在少年腿邊來回地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