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此詩描述的就是金陵之地,看似寫景其實是暗諷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不理民間疾苦,大興土木廣建寺廟之舉,而那些比比皆是的古廟名寺,終因達摩祖師的一句“無德”,有許多被毀於曆史戰火之中。當然仍有不少留存至今,其中較出名的如雞鳴寺、棲霞寺、大報恩寺等等。
凡事皆有起因,故事總有開頭,然而出名之地未必就是出事之地,許多的故事往往是發生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
金陵,
玄武湖,
舊稱桑泊,
內有小廟一座,名為喇嘛廟,乃為密宗據點,始建於一九三七年,屬於近代建築,在金陵屬於不顯山不顯水的那種。
寺廟本不對外,然因其所處位置是在玄武湖公園之內,四麵湖水相傍風景雅致,泛舟踏青遊人本就不少,見此寺廟哪有不入之理,故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對外開放的旅遊之地。
香火隨之逐漸鼎盛起來,但原先的二三僧眾依然還是那麼多,並沒有再增加人手,寺雖不大而甚雅,僧雖不多而道深。
廟中有塔,其名諾那塔,是紀念藏傳佛教活佛的寶塔,形製古樸,六麵九級,仿唐宋風格,塔底四麵撰有民國碑銘,乃是實心之塔。
說來奇怪,此地是先有塔後有廟,據傳就是為了此塔而才蓋的此廟,具體原因不得而知。
常有遊人喜歡以此塔為背景拍照留念,亦有參拜燒香之舉。
今日遊客不少,一群人蜂擁而至,排著長隊一一參觀。人群之中形形色色,有導遊一邊領隊一邊介紹的走馬觀花,也有二三好友勾肩搭背成行的青春之旅,亦有獨自一人邊行邊自拍的孤芳獨賞。
一光頭大個壯漢,麵色疲憊略顯低沉,混跡於人群之中,來到香案前虔誠焚香叩拜,口中念念有詞,聲音呢喃起伏,若有行家一聽便知,念誦的乃是佛家正宗心經。
“觀自在菩薩……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菩提娑婆訶……望庇佑弟子之妹……罪罰吾身……則終成達願……。”
壯漢神態虔誠衷懇,所行拜佛之禮動作極其規範,行的乃是大叩拜之禮,看其模樣應該是為在某人祈福許願。
“喂!那個大個子,你倒是快點啊!別婆婆媽媽的!”由於壯漢所花時間頗長,後麵有人不禁出語催促道,也有好事者跟著附和幾句。
“拜佛貴在其心,曉之解釋以義,行其禮止於嗔。”壯漢沒有回頭,隻是淡淡說了句。
“不知你講些什麼鬼玩意?一個人霸占那麼長時間,拜完就趕緊走,能有點公德心好不好?”先前開口那人依然不依不饒。
壯漢猛然起身而起,回身凜然看去,就如同一尊鐵塔站立在眾人跟前,先前那壯漢是在跪著,眾人沒感覺怎麼樣?可這一下子站起來,哇!好家夥,頓時就是一股無形的威壓,沉穩之氣勁如大山,驚得眾人們不禁慌亂後退了幾步。
那之前嘴碎之人看著壯漢朝著自己踏近一步,不由怪叫一聲,結巴著喊道:“你…你…要幹什麼?這…這可是公共場合!”
那壯漢隻是一聲冷笑,不再理會,與他插肩而過,隨即便揚長而去。
看壯漢走遠了,那人許是覺得有些丟麵,連忙衝著那背影忿忿喊道:“大個子,我…我可…可不是怕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