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往事隨風的記憶(1 / 2)

通過自己善智師父那裏,鐵男得知這位打扮奇葩的大喇嘛,居然還是金陵一座寺廟的住持,原本也算是一位恪守戒律、身具德行的有道僧人,後來也不知因為什麼原因突然間就性格俱變,先是來個外貌形象大反轉,而後又變得灑脫不羈,從此清風配酒更是葷素不忌。

照理來說,這樣一位傷風敗俗的另類僧人就算不被趕出佛教大家庭,也應該成為其他寺廟僧眾所不待見的拒絕往來戶。

可這位依舊我行我素的大喇嘛,卻偏偏混得是風生水起,活得是有滋有潤,特別還受到不少大德高僧們的推崇備至,甚至於比他性格改變之前還要更吃香。

原因當然不是因為標新立異的另類打扮,而是因為這位大喇嘛的語言文字天賦極高,對於藏文、拉丁語、希伯來語、古希臘語等等文字方麵的翻譯都有所建樹,尤其是對於古印度語,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梵文,更是堪稱精通近乎活詞典。

要知道翻譯經文可不比日常翻譯對話,若非本身精通佛法者,根本就無法勝任此事,因此光是大力邀請五欠去幫忙翻譯各類孤本佛經的大小寺廟,就已經是大排長龍了。

五欠大喇嘛自然也就成了有名的五欠大師了。

至從兩人那次見麵以後,鐵男一年之中時不時地會遇見五欠大師幾次,每次五欠大師都會特意過來和他聊會天說些金陵所遇到的趣事,當然每次也都會在走前留給他一枚毛雞蛋,而他也每次都會送給自己的妹妹吃,隻是隨著時間地推移,慢慢地,慢慢地,後來五欠大師出現的次數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鐵男為何當初選擇來到了金陵,其中不可否認有一定五欠大師潛移默化的影響。

……

那年,

少室山上,

後庭小院之內。

“徒兒,你過來,試試這個。”中年僧人對著一個虎頭虎腦的男娃兒微笑著招了招手。

“師父,我要幫妹妹熬藥,現在可沒空。”男娃兒連頭都沒抬一下,拿著一把破蒲扇,輕輕地扇著藥爐的星火,看那架勢正準備生火煎藥。

“癡兒!”中年僧人搖了搖頭,走了過去伸手奪過蒲扇,一把將男娃兒拎了起來,輕輕一送便將他整個人送上了那梅花樁上。

“你將平日所練的步法用在上麵試試。”中年僧人說完,對著那爐火輕揮一掌,火勢頓時旺盛了起來,手中的蒲扇微微扇著,緊接著擺上藥罐熟練地煎起藥來。

“好咧!”男娃兒嘴上麻利地答應著,可在那梅花樁上卻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動作略顯笨拙地走動起來,。

“陣在心中,腳下隨風,其路自明。”中年僧人朗聲指點一句。

“師父,我不懂!”男娃兒站著不動,雙目一陣迷茫。

“不懂,那就把眼睛閉上試試。”中年僧人和藹一笑。

男娃兒點點頭,聞言照做,一步、二步、三步……漸行漸快漸入佳境。

“成啦!徒兒,藥煎好了。”中年僧人拍掌稱頌道。

這年,

少室山上,

一山洞門前。

“師父,這是哪兒?”壯碩青年摸著自己的光頭腦袋憨厚地問道。

“此地名為銅人洞,內有少林十八銅人像。”當年的中年僧人也已胡須斑白。

“師父,這就是我要闖的關嗎?”

中年僧人撫須一笑,點頭稱是,“徒兒,你若過了此關,便可剃度皈依,成為我羅漢堂正式僧人。”

“哦!”青年聞聽一愣,若有所思,隻是輕聲吐了一字。

“到時我便可授你我堂絕技——睡夢羅漢拳。”中年僧人似未察覺,眼中笑意更甚,一副老有所依、老來欣慰的神情。

聽聞“睡夢羅漢拳”四字,青年眼中先是一亮,隨即便又黯淡了下去。

一句“謹遵師命!”後,青年便義無反顧地衝進洞中,一時拳風呼嘯、銅鍾聲響。

許久,傷痕累累的青年蹣跚出現,向著自己師父迎麵跪下,重重地一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