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四人來到大廳後,施禮問候了曹嵩,這才落座。
“與兄長一別數月,元讓甚是想念兄長!”夏侯惇朝著曹操敬了一杯酒,沉吟道:“不知……兄長此番回鄉省親,幾時……再回雒陽城?”
“為兄身處雒陽之時,舉目無親,又何嚐不想念諸位兄弟!”曹操點了點頭,沉聲說道:“為兄此番回鄉,是為募兵討伐董卓而來,不回雒陽城了!”
“兄長!夏侯淵願助兄長一臂之力!”
“大兄!曹洪、曹純願隨大兄,同去討賊!”
曹操話音剛落,夏侯淵、曹洪、曹純三人,猛的起身,來到曹操麵前,施了一禮,單膝及地,異口同聲道。
曹操心下大喜,正欲扶起夏侯淵三人時,夏侯惇亦是麵朝曹操,單膝及地,沉聲說道:“諸位兄弟隨兄長討賊,怎可少了我夏侯元讓!”
“諸位兄弟快快請起!”
曹操又是欣喜又是感動,連忙將夏侯惇四人扶起來,深深一拜,朗聲說道:“有四位兄弟鼎力相助,為兄又何愁國賊不除,天下不定乎!”
“諸位兄弟好不義氣耶!此等建功立業的美事,怎能不知會曹仁一聲?”
就在這時,一道爽朗的笑聲,從大廳門口傳來。原來,曹仁來到大廳門口時,正聽到曹操的那句“何愁國賊不除,天下不定乎”。曹仁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曹操要起兵討伐董卓。
“子孝快請落座說話!”曹操闊步來到曹仁跟前,朗聲笑道:“為兄在雒陽時,聽聞子孝遊曆於淮河、泗水之間。子孝是……幾時回到譙縣的?”
“大兄!”曹仁施了一禮,隨即笑著說道:“董賊在溫明園傾軋百官之舉,已是婦孺皆知之事。子孝深知大兄之誌,料想大兄會回鄉募兵,這才從淮泗趕來,還好沒有錯過大兄的大事!”
“子孝能來,為兄是如虎添翼!”
曹操拉著曹仁落座,又向眾人敬了一杯酒,朗聲說道:“自明日起,我等便在沛國譙縣暗中募兵,待募兵五千後,我等可去陳留己吾訓練兵士!”
“子孝已募得淮泗精兵千人,就當是給大兄的見麵禮!”曹仁回敬了一杯酒,朗聲笑道。
“兄長!不出三日,元讓和妙才亦可招募精兵千人!”還不等曹操出言感謝曹仁,夏侯惇不甘落後道。
“為兄敬諸位兄弟一杯,聊表謝意!”曹操心下大喜,舉起手來酒杯,一飲而盡,朗聲笑道:“除了子孝的精兵千人,可再募兵四千!”
眾人亦是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點頭稱善!
隨後,曹操和夏侯惇、曹仁五人,一邊把酒言歡,一邊商議募兵細節。
曹操等人隻用了半個月時間,便在沛國境內募兵四千人。
在這半個月的時間內,曹操變賣家產,大量籌集糧草!曹嵩、曹德兩父子,前往徐州琅邪國了。
188年二月初十,曹操、夏侯惇等人帶著五千兵士及糧草,前往陳留己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