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一個多時辰後,弱哈峽穀內的火勢才漸漸熄滅。
當涼州軍盾槍兵進入穀中時,入眼之處,一片灰燼,哪怕連挹婁人的殘肢斷臂也看不到。
就算是如此,涼州軍盾槍兵依舊是沒有放鬆,他們繼續搜尋著,直到三刻鍾後,他們確定了‘三萬餘挹婁人皆死’的這個事實。
同樣是在一天前,徐晃率飛豹軍團三萬鐵騎,秘密集結於挹婁部落的北麵;典韋率虎翼軍團三萬鐵騎,悄無聲息的集結於挹婁部落的南麵。
當弱哈峽穀伏擊戰打響之時,飛豹、虎翼兩大軍團的鐵騎,也開始了他們的突襲。
挹婁人在得到沃沮人的土地後,便舉族南遷,冬季快要來臨了,挹婁人正忙著開挖洞穴、采集果實,根本是沒有任何的防禦措施。
更為致命的是,隨著三萬餘挹婁精壯的離開,挹婁各部落中餘下的人,大多是些老弱婦孺,精壯有戰力的人少之又少。
飛豹、虎翼兩大軍團的鐵騎,各自齊頭並進,所過之處,挹婁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鮮血染紅了挹婁人生活的土地。
當飛豹、虎翼軍團的鐵騎,南北夾擊到挹婁中部部落時,李牧、龐統、傅僉帥領的六萬步騎也趕到了。
十二萬涼州軍步騎,三麵圍攻挹婁人,除大部分挹婁人死於涼州軍手中外,少部分的挹婁人東逃到海邊,跳海溺水而死。
二十萬挹婁人,滅族於涼州軍之手;涼州軍光是處理挹婁人的屍體,就耗費了兩天的時間。
此戰,涼州軍所繳獲的糧草,難以計數;繳獲的馬匹、牛、羊、豬等牲畜,足足有三十萬之多。
之前,涼州軍賜給挹婁人的金銀珍寶,又悉數回到了涼州軍的手中。
隨著夫餘、挹婁、沃沮、高句麗部族被覆滅,他們的土地上,除了不到二十萬的漢人,再也沒有異族人了。
自涼州軍跨海遠征以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便剿滅了盤踞在華夏東北的異族。
在這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死於涼州軍之手的夫餘人、高句麗人、沃沮人、挹婁人、烏桓人、鮮卑人,約莫一百一十萬之眾。
死於涼州軍之手的異族人,他們的屍首盡皆被焚燒,他們的骨灰被撒在適宜種植莊稼的土地上,就當是免費的肥料吧,他們也算是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十二萬涼州軍休整一天後,押送著糧草、牲畜南下,鎮守遼東郡的張合,派兵於途中接應。
涼州軍決定在襄平城休整半個月,一來是犒賞此番出征的所有將士,二來是等待著從各地北遷而來的百姓。
七月初,確定了移民實邊方針;到涼州軍班師襄平城時,北遷的百姓人數多達五十萬之眾。
除去馬匹、除去賞賜給將士們的財物外,餘下的糧草、牲畜等物資,以人口為單位,無償發放給北遷的百姓。
依照自願的選擇,第一批北遷的百姓中,有二十萬人遷移到挹婁人、沃沮人曾生活過的地方;二十萬人遷移到高句麗人曾生活過的地方,餘下的十萬人去了夫餘王城周邊。
要不了多久,涼州軍就要出師北上了,李牧將遷移百姓中的青壯編成民兵,以防備巢纖半島上的三韓人。
九月中旬,將士們的棉服送到了襄平城,涼州軍北上的時機已然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