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賽音汗山上、山下的熊熊烈火熄滅之時,東方天際魚肚白。
賽音汗山下的鮮卑軍大營早已是化為灰燼;山上的鮮卑部落帳篷亦是毀壞嚴重,好在,涼州軍還是繳獲了不少牲畜、糧草和軍械等戰略物資。
一場大戰剛是結束,可涼州軍兵士並沒有著急著歇息,他們興高采烈著將山上的牲畜趕到山下,他們精力充沛著將糧草、軍械等物資搬運到山下。
“如今,步度根所部鮮卑人已被我軍悉數剿滅,軻比能所部鮮卑人定然會滅族我涼州軍之手。”
並馬立於趙雲身側的薑維,麵上是難以掩藏的欣喜,他意有所指道:“不過……漠北尚有鮮卑人苟活著,不知……元帥心中,可有打算?”
“哈哈哈……我豈不知伯約之意?漠北的鮮卑人也難逃被滅族的命數!”
趙雲側身看著一旁的薑維,朗聲大笑起來,“就算伯約不說,我也要同眾將商議北上奔襲漠北的事。”
這就是英雄所見略同,趙雲和薑維在結束賽音汗山戰鬥的同時,也沒有忘記漠北鮮卑人的存在;痛打落水狗,是極其必要的事。
“據我軍探馬和風影成員多次傳來的情報可知,漠北的鮮卑人已從北海南遷到狼居胥山一線。
自從軻比能、步度根兩人從中部鮮卑部落分裂南下之後,漠北鮮卑部落的實力,可謂是一落千丈,其軍不足為慮,我軍足可一戰而定。”
薑維眺望著北方的天際,神色中盡是肅穆的朗聲說道:“狼居胥山距離此處約莫一千五百裏,行軍路程雖是遙遠,可我軍也有風影成員引路;此番北上突襲,我軍定能成功奔襲狼居胥山,將漠北鮮卑人一網打盡。”
北海,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世界第一深湖),意為“富饒的湖泊”、“天然之海”、“大量的水”。
貝加爾湖在華夏古籍中,常稱為北海、瀚海(也可以指沙漠戈壁)、柏海、小海、菊海、於尼陂、柏海兒湖、白哈爾湖等稱。華夏古代史書中最早明確記載貝加爾湖地區為《漢書·蘇武傳》。
狼居胥山正北稍偏西七百餘裏處,就是北海所在之處;夏天的時候,丁零人和部分鮮卑人會在北海一帶遊牧,等到了秋天的時候,鮮卑人就會南遷。
“伯約所言,正合我意!”
趙雲直了直身子,一臉肅穆的凝視著北方的天際,殺意已決道:“令明正在北上的途中,等大軍集結於此處後,我軍便揮師疾速北上,千裏奔襲狼居胥山。”
龐德所部在克洛水一線全殲鮮卑軍三萬人的捷報,早在一刻鍾之前便傳到了趙雲、薑維的手中。
薑維重重的點了點頭,雙眼之中,是豪氣幹雲的慨然和決然!
對於所有的熱血將領來說,“封狼居胥”,是他們的追求,是他們可遇而不可求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194年九月二十六,也就是賽音汗山戰鬥結束的當天午時,龐德、馬謖、吳班等人率兵趕到了賽音汗山。
蒼龍、無前兩大軍團的眾將領,在用午飯的時候,趙雲提出了北上奔襲狼居胥山的計劃,眾將領當即是熱血澎湃,恨不能立馬就跨上戰馬,一路飛馳到千裏之外,斬將掣旗,將漠北鮮卑人斬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