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經開發出一些裝置,可以穿過牆壁隔著一段距離尋找可疑對象,透過其衣服看到其身體內部。它可以根據每個人的獨特氣味加以區分和追蹤,即在某個人尚未完成犯罪行動之前通過電子手段將其“識別”。由於有了廉價的攝像機,每個人都有可能受到計算機的跟蹤,即使在擁擠的人群中也無處藏匿。

曾經花費10年時間開發毫米波攝像機的馬薩諸塞州毫米波技術公司的電子工程師史蒂夫·博雷爾說,毫米波的用途之廣令人難以想象。毫米波可以穿透任何絕緣材料——包括幾乎各種布料和大多數種類的建築材料。金屬的發射性能差,而塑料、陶瓷、塑料炸藥、粉狀藥物等電介質材料處於兩者之間。這些材料發射的毫米波射線量的多少取決於各自的溫度。同可見光和紅外線一樣,毫米波也可以聚集起來形成圖像。

毫米波技術公司製造的兩台攝像機樣機,可以在明亮的背景中輕而易舉地找出人身上藏匿的金屬刀和槍。如果物體的溫度已知,也可以通過估計圖像的亮度來確定該物體是由何種材料製成的。毫米波技術公司研製的第一台毫米波攝像機預計於1997年上市。毫米波技術公司正在研製一種計算機軟件,這種軟件可以對攝像機攝取的影像加以掃描,並在發現可疑物體時向操作者發出警報。毫米波攝像機可能深受刺探隱秘者的歡迎。除了毫米波攝像機能穿透衣物以外,微波成像裝置可以看到藏在人體內更隱秘部位的違禁品。

環球光纖通信線路

1997年9月,龐大的光纖網把位於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的12個國家和地區連接起來。這個項目被稱為“環球光纖通信線路”。1993年,這項以光纖網連接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大規模鋪設計劃開始實施。船隻停泊在風平浪靜的水域。一根像網球直徑那麼粗的電纜通過船頭的滑輪緩慢地進入水裏。用繩子捆在電纜上的氣球暫時阻止電纜下沉。一名潛水員檢查了導線的情況,然後用剪刀剪斷了捆綁氣球的繩子。電纜向海底下沉,氣球漂浮到水麵,形成一條標出導線在海底走向的線路。

光纜從英國一直延伸到日本,中途還連接10個國家和地區,即連接西班牙、意大利、埃及、阿聯酋、印度、泰國、馬來西亞、香港、中國和韓國。這個光纖網是全世界最大的電纜係統,它能夠將亞洲的電話交談、電視節目和計算機數據傳送到歐洲和將歐洲的電話交談、電視節目和計算機數據傳送到亞洲。

沿線國家都將與這條光纜相連接。德國電信公司獲得利用這個光導纖維網的權利。光纖的容量遠遠超過衛星的容量,通過光纖交換數據更加安全和準確。頭發絲那麼細的光纖不傳送無線電信號,而是傳送一種激光。交換的信息既不會被第三者竊聽,也不會受到無線電通信和其他電磁波的幹擾。

話音編碼技術

目前CDMA係統的話音編碼主要有兩種,即碼激勵線性預測編碼(CELP)8kbit/s和13bit/s。8kbit/s的話音編碼達到GSM係統的13bit/s的話音水平甚至更好。13bit/s的話音編碼已達到有線長途話音水平。CELP采用與脈衝激勵線性預測編碼相同的原理,隻是將脈衝位置和幅度用一個矢量碼表代替。

互聯網絡

互聯網絡(Internet)是一種把許多網絡都連接在一起的國際性網絡,是最高層次的骨幹網絡。在它下麵連接地區性網絡,地區性網絡與廣域網7AN相連接,廣域網連接局域網(LAN),局域網裏連接著許多計算機。這樣,把許多計算機連接在一起,實現資源共享。

互聯網絡有許多用途。利用它可向全球的互聯網絡用戶發送電子郵件,發送開會通知或簡報等,可召開分散於世界各地有關人員的電子會議,建立電子信箱。在互聯網絡上發布新聞,可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研究人員可以快速地進行論文、報告和計算機源程序的交換。能夠自由地高速地檢索出分布於不同網絡上的信息。用戶可以從遠處進行登錄,利用連接於互聯網絡上的軟件硬件資源,例如利用巨型計算機。通過遠地登錄還可以利用各種商用數據服務。企業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絡發布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