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帝廟門口,馮晨在一個叫張朝山的引見師帶領下,走到門前站定。 Ww W COM
過了一會,引見師張朝山上前,在門上輕輕敲了三下,關帝廟裏麵便有人高聲問道:“來者何人?
引見師張朝山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是張朝山,特來趕香堂。”
引見師張朝山回答的話語,都是青幫約定俗成的切口。
按青幫的規矩,在開香堂儀式中,任何人都不能答錯一個字。
接下來,依然是這種切口的問答。
隻聽裏麵的人繼續問道:“此地抱香而上,你可有三幫九代?”
張朝山答道:“有!”
裏麵又問:“你帶錢來了嗎?”
張朝山又答:“19文,內有一文錢。”
一切都對答如流,一字不錯。
廟門“吱呀”一聲敞開,引見師張朝山把馮晨領到神案之前。
神案上擺著17位祖師的牌位,正當中的一位是:“敕封供上達下摩祖師之禪位。”
神案前,曹幼珊穿著長袍,端坐在一張靠背椅上,他的兩旁並排坐著前來趕香堂的其他前輩。
張嘯林、杜月笙依次站在下麵。
接著,有人端來一盆水,從曹幼珊開始,按著輩分的長幼,一一淨手。
淨完手之後,又有人端上來一大碗海水,從曹幼珊開始,依次傳下去,一人一口,喝時嘴巴不許碰到碗邊。
這是齋戒。
齋戒完畢後,抱香師走出行列,高聲念道:
曆代祖師下山來,
紅氈鋪地步蓮台;
普渡弟子幫中進,
萬朵蓮花遍地開。
這是請祖詩。
在抱香師念詩的過程中,馮晨開始在各位祖師牌位前磕頭燒香,這時,關帝廟的門緊緊關閉,抱香師宣布:“本命師參祖!”
所謂“本命師”,就是新人要參拜的師父,也就是曹幼珊。
此語剛落,曹幼珊離座就位,麵向神案,先默默念了一馮晨一個字都沒聽明白的詩,然後自報家門道:“我曹幼珊,山東蓬萊人士,報名上香。”
曹幼珊報完之後,連著磕了三個頭。
在曹幼珊的背後,所有在場的人,紛紛如法炮製向著神案磕頭。
接下來,馮晨跟隨著引見師張朝山參拜本命師,之後又參拜在場的本門爺叔。
參拜完畢,馮晨又把預先準備的拜師帖和贄敬呈遞上去。
拜師帖是一幅紅紙,正麵當中一行字寫著:“曹老夫子。”
右邊寫著曹幼珊的三代簡曆,自己的姓名、年齡、籍貫,左邊由引見師張朝山領先簽押,附寫上了年、月、日。
在拜師帖的反麵寫著一句誓詞:“一祖流傳,萬世千秋,水往東流,永不回顧!”
馮晨遞上拜師帖之後,讚禮師分給各人三支香,馮晨捧香下跪,恭聽傳道師介紹幫內曆史。
介紹完畢,曹幼珊望著跪在那裏的馮晨問道:“你進幫,出於情願,還是人勸?”
馮晨大聲答道:“出於情願!”
其實馮晨心裏暗暗好笑,自己進幫拜師,還不是顧家榮勸的?
曹幼珊的問話,有點自欺欺人的味道,不過這些都是拜師時的程序性問話。
正在馮晨腦子開差時,曹幼珊接著大聲喝道:“既是自願,要聽明白,本青幫不請不帶,不來不怪,來者受戒,進幫容易出幫難,千金買不進,萬金買不出!”
馮晨連聲回答:“是,是!”
接下來,是拜師儀式的最後一步,隻聽曹幼珊威嚴地喊道:“師傅受禮!”
受禮完畢後,拜師儀式就算是完成了。
最後,曹幼珊給馮晨講起青幫幫規及幫內各種切口、暗號、動作、手勢。
講完幫內的切口規矩,曹幼珊又嚴肅囑咐:“馮晨,你掌握了這些,無論走到什麼碼頭,隻要青幫人在,亮出牌號,就能得到幫助,但如用錯,被視為冒充,也會招來殺身之禍,今後你就是‘通’字輩的人了,要熟記切口,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