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過的瞬間,不是愛而不得,而是當你明白了和最愛的人再沒有以後。以後,他給過你的,沒給過你的,都要給另一個人了,而你卻連眼紅的資格都沒有。
走在異國他鄉的街頭,這個多民族的城市,身邊經過各個種族、各種膚色的行人。
這個充滿浪漫色彩的地方,白天的繁華隨著夜幕的降臨,彌漫出夜的味道,霓虹閃爍,燈光恍惚,忽明忽暗,亦幻亦真。
慕熙跟在沈軒的身後,兩人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
看著他略顯孤寂的背影,感受他的落寞,慕熙心口像是堵了一塊大石頭般,心情略顯沉重。
她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追出來?隻是每次看到沈軒時,都感覺自己的情緒有些不受控製。
匆匆一麵,慕熙便認定了沈軒是個有故事的男人,因為他眉宇間的孤獨是那樣真切,似是渴望找到共鳴一般,深深震撼了慕熙。
第二次見麵,他冷血無情,冰冷的讓人望而卻步。
就在慕熙以為自己的判斷失誤,對他失望至極時,他們又見麵了,得知表姐的好朋友結婚,她也跟著跑來湊熱鬧。
那天的沈軒,讓慕熙這輩子都無法忘懷。
24歲的慕熙,還沒有談過戀愛,不是因為沒有人追求,還是因為父母不幸的婚姻,讓慕熙對感情望而生畏。
在慕熙五歲的時候,父親愛上了一個集團千金,拋棄了她和媽媽,從此以後,陰霾籠罩了她的家。
母親極盡崩潰,每天魂不守舍,是小慕熙帶給了母親希望,讓母親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那幾年,她和媽媽生活的很不好。
如今回憶起來,那些童年的記憶依舊是暗無天日的。
在慕熙看來,如果連枕邊人都能說變就變,明明相愛的人,可以輕易放手,放棄所有的責任,這那這世界還有什麼值得相信的?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曆,才會在見到沈軒的深情時,會被深深的感動,會不由自主的被吸引。
還以為男人不過如此,卻沒想到,真的會有特例的存在。
這樣的沈軒,仿佛被賦予了特殊的魔力,讓慕熙忍不住為之沉迷,忍不住靠近,忍不住想要與之發生屬於他們的故事。
隻不過,慕熙深知,這一切也都隻是她的一廂情願而已。
不知走了多久,街頭一位少女在街邊拉大提琴,著裝很正式,好像是在音樂廳演奏一樣的認真,對待音樂的態度,讓人欽佩。
少女演奏的是巴赫的d小調中薩拉班德舞曲,慕熙喜歡很巴赫的曲目,每一號組曲都深愛。那種在不同音域的空間性方位空置旋律線能力,便是巴赫音樂最璀璨而創造性的特征。
而這曲非常棒的舞曲,是所有組曲中最最哀傷的,它有著一種特殊的直線與率直,一個音樂的隱痛、像一個神禱告的人。
她不是在為聽眾演奏這音樂,而是為自己演奏,而周圍的聽眾卻僅僅是個竊聽者,聽到的是來自孤寂、來自一個音樂愛好者,完全沉浸於音樂時的白熱化張力的一瞥。
沈軒似乎找到了共鳴,竟突然停下了腳步,望著那全情投入的少女愣神。
慕熙想,他應該是在聽懂了音符裏的悲傷,想到了曾經痛苦的往事,慕熙想要走過去擁抱他,撫平他心中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