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被關入了大牢,黥麵黜字,三日後就將發配邊疆。
辛羸得到了五貫錢的賞賜。
拿著賞賜的銅錢,辛羸欲言又止。
周聰笑道:“十一郎,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辛羸看了看身邊,如今周圍隻剩下了他和周聰,還有兄長辛栩以及通判韓秉中。
辛羸拱手一禮,道:“回稟太守公,先前,小子發現劉開隱秘的時候,劉開氣昏了頭,想將小子抓來太守府,但被小子威脅一番之後,他卻轉頭帶著小子往西城團練司去,所以,太守公不妨順藤摸瓜,往西城團練司查一查,興許能破獲一樁大案。”
不管古今中外,走私這種東西從來不是一個人能搞定的。
尤其是大宋朝廷在針對日益興起的商人的情況下,幾乎在整個大宋都布滿了關卡,重重收稅之餘,也能順帶防止走私。
而走私者,想要通過那重重關卡,就需要有通行證,而能開具通行證的人,必定不是小角色。
從之前劉開的所作所為來看,西城團練使必定是其同夥,那麼,順著西城團練使查上去……不知道最後會查到哪個大佬的身上。
想著這些,辛羸自己都有些驚心動魄。
“這……”周聰頓住了。
弄出一個劉開已經可以收手了,再往上查……他不想被貶謫,更不想得罪那些朝中大佬。
更何況,官家已經不是十來年前才繼位時的熱血青年了,這一路擼上去,官家指不定和稀泥,倒黴的,還是他這個查案的。
要知道四年前,富弼就是因為得罪了呂夷簡,因為官家和稀泥,富弼差點沒被呂夷簡整死在出使遼國的路上。
更何況,當時的次相晏殊還是富弼的老丈人呢,有次相老丈人的富弼都差點被整死……他這個在東京無依無靠的轉運使……
周聰哈哈一笑,道:“此事容後再說,十一郎,可有興趣參與端午文會?”
“文會?”辛羸愣了一下。
周聰滿臉善意的道:“不錯,端午文會,能說出‘四為’之言,十一郎文才堪稱無雙,而你就讀於私塾,當是為科考準備,不若在端午文會去揚揚文名,他日若是進士及第,便可直接有了差遣,不必做那推官磨勘①虛耗時日。”
辛羸沉默。
大宋與大唐雖然隔了個混亂的五代十國,但,某些大唐風俗還是被保存了下來。
例如文名。
唐時進京,舉子都要提前去高官門前遞拜帖,拜帖附上舉子得意詩文。
那時,需要先有名聲後有官。
不,到了唐朝中期往後,甚至惡劣到了沒有名聲是絕對不可能中進士的程度。
大宋也是如此,若沒有太大的名聲,便是狀元,也得先從推官,也就是預備官員做起,慢慢的熬資曆。
可若名聲滔天,如蘇軾那般,便可不必熬推官,直接入得官家眼去,直接就能得到有差遣有權柄的官職。
但,辛羸仔細思考了一下,他前世雖然是個旅行作家,可真要寫詩,現代詩那種啊個沒完沒了的還能來兩句糊弄糊弄人,但古詩這種十分講究平仄押韻的體裁,他就沒把握了。
至於‘四為’,要是辛羸提前知道這個時代還沒有這句話,當時他說什麼也不會說出這句話的。
畢竟,他也是個文字工作者,被抄襲、被盜版的感覺,真心不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