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萬分痛苦的時候,一位姑娘闖進了我的心靈。她非常善解人意,她特別能理解我的心情。在姑娘體貼的話語中,我情感的閘門開始打開,感情的天平開始傾斜。然而,我感受到了思念的痛苦。
我開始戀愛了。我知道自己不可以這樣,但又不能自拔。
曾有一個讀高二的男生,很認真地和一個他喜歡的女孩談上了戀愛。這個男孩有一個被他稱為“哥兒們”的父親,因此,男孩並不猶豫,就將這件事告訴了父親。父親聽後,對兒子說:“爸爸最討厭朝三暮四的人,你如果真愛這個女孩,你就要對她一輩子負責。但你說今後你還要讀大學、研究生,如果你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了你認為比她更好更優秀的女孩,怎麼辦?”男孩說:“可是要讓我離開她,我會感到很痛苦。”父親說:“初三時我給你買的隨身聽呢?”男孩回答說:“你不是給我買了一個更高級的嗎?我早把它送給別人了。”但聰明的男孩馬上反應過來,爸爸這番話是什麼意思。最後他說:“爸爸,什麼都別說,我懂了。”
這個男孩從父親的話裏,明白了愛是需要等待的。因為隻有等待,才會找到心智真正成熟後的幸福愛情。
這就像樹上的蘋果,性急的人不等成熟就去采摘,結果隻能嚐到青澀蘋果的苦味;如果耐心等待,當它成為又紅又大的蘋果時,就能品嚐到它的甘甜。伊甸園的愛情之果,是精神之果、幸福之果。更不是隨意能采摘的。
因此,每一個準備步入愛情殿堂的人,都需要認真地問自己:“我準備好了嗎?”
在今天的中學中,像你這個男孩遇到的感情糾葛所造成的痛苦和思想上的矛盾,不能說不是個普遍現象,隻不過有些是比較明朗的,有些是藏在心裏的。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和理性地處理這個問題呢?
我們處在多元化的信息時代,豐富的物質生活加速了同學們的生理發育,隨著體內荷爾蒙的增加和性成熟,開始對異性產生向往。這是很正常的生理、心理現象。
然而,由於特殊的年齡與生理上成熟的不平衡,會使同學們在看待和處理異性的問題上往往稚嫩,毫無標準,毫無原則。它隻能是一種本能的情感,中動、躁動。談不上愛情。這種朦朧的情感、躁動的情感。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更不可能站在高遠的人生目標中去看待對方是否合適,因而,這種情感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高中畢業便是極為明顯的分水嶺。那時,你們會考入不同的大學,或考不上大學。或者重整旗鼓進行複讀,準備下年的衝刺,或者輟學去謀生計。你們分道揚鑣了。新的視野、新的環境、新的社交圈子,便會帶來新的變化——思想的變化和情感的變化,會重新審視自己高中時期的那段感情的背叛。這無疑對他(她)人會造成深深的傷害,同時,也深深地傷害著自己。那將是痛苦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道德的——你用你失去的理智扮演一個傷人害己的角色。
這時,你最好後退一步,使雙方有一段距離。給彼此一個思考審視對方的空間,把那份純真的感情深深地藏在心底。中國有句古話:“酒藏得越久越醇香。”為什麼不能讓那份純真的情感在歲月的等待中發酵一下呢?如果三年以後你還是那麼愛她,她也同樣如初地愛你,大家一定會為你們祝福的。
我們要用理智鎖住自己未成熟的情感閘門,“情不禁也應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