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素有鴻鵠之誌,今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令尊和令叔輩八人號稱‘司馬八達’非卿即侯,令弟輩司馬昭官居中領軍,司馬幹為撫軍中郎將,司馬亮為東中郎將,司馬伷為散騎常侍,司馬駿為平南將軍,司馬肜為平樂亭侯,司馬倫為安樂亭侯,令子侄輩司馬攸為長樂亭侯,司馬炎為奉車都尉中壘將軍,司馬一門也多是,”
小不忍則亂大謀,殺了這個玉林也無濟於事,既然玉林知道自己毒殺夏侯徽,太虛子又怎會不知道,
“龍之逆鱗,觸者殺之!”
一陣寒風吹來,雖然有裘衣保暖,依然令人瑟瑟發抖,然而讓玉林寒徹刺骨的不全是寒風,還有司馬師猶如地獄深淵般狠毒的眼神。
他的臉色重新變得陰鷙,濃濃夜色襯托下的司馬師,腰間寶劍寒光如水,陰鬱的臉孔散發著死亡的氣息。就像一位降臨人間的死神,
“令尊在世之時幾次三番固辭皇帝封賞的相國,郡公頭銜和爵位,駕鶴西去後,遺命簡葬,斂以時服,不樹不墳,不設明器,大將軍絕世聰明,定然知道其中深意。”玉林神情自若,繼續道。
“故司馬先生深謀遠慮,對於身後之事也洞若觀火,所以才有這樣的安排,”
師者,一曰,兵也;一曰,眾也,凡兵,天下之凶器,冥冥中自有天意
臥龍先生與大將軍尊父司馬懿先生曾與家師太虛子有約在先,現在家師踐諾,望大將軍好自為之。”
原來這個太虛子不僅和父親有約,還和蜀漢,東吳有勾結。
“玉林先生,此與淮南叛軍一戰,勝算如何?”
“龍戰於野,其血玄黃,亢龍有悔,盈不可久!”易經中早有解釋,何需這太虛子,司馬師佯作不知。
“世人關心的無非兩樣,一曰富貴榮華,一曰天命人壽,不知道大將軍想問哪一樣?”
“紫微天府,一在權力之巔,一在眾望之師!”
“師駑鈍不堪,不解其中奧妙,小先生可否為在下釋疑解惑?”
“天機不可泄露!大將軍自行揣度玄機即可。”
玉林大步流星而去,修長的身影不久即-消失在冬夜的暮色之中。
龍戰於野?莫非太虛子暗示自己正是真龍天子?戰於野,表麵意思倒不難理解,他要麵對的敵人正是鎮東將軍毌丘儉和揚州刺史文欽所屬的淮南叛軍,而他們決戰之地恐怕就在項城郊野。其血玄黃,戰爭流血,在所難免,隻是這太虛子暗示的流血,流的到底是對手的還是自己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