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外國篇(中)(1)(1 / 3)

●數學天才高斯

高斯,1777年生於德國,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先後有155種數學專著出版,有“數學家之王”的稱號。

高斯的父親是泥瓦匠的工頭,每星期六他總是要發薪水給工人。有一次,當他計算著給工人發薪水的時候,小高斯站了起來告訴爸爸算錯了。原來,三歲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裏跟著父親計算。父親驚異地複核了一次,果然發現孩子說的是正確的。高斯後來回憶自己的童年時說,他在學會說話之前就已經學會計算了。

高斯上三年級時,有一次老師給學生們出了一道求1至100之和的算術題。不料,老師敘述完題目不過幾秒種,高斯就第一個把寫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老師起初並沒有注意這一舉動,心想這個小家夥不知道寫了些什麼。但當他檢查完全班學生的石板,發現唯一正確的答案是屬於高斯時,才大吃一驚。而更令人吃驚的是,高斯用了教師未曾教過的計算等差級數的辦法。即將一頭一尾挨次兩個數相加,這樣,和都是一樣的:1加100是101;2加99是101;直到50加51和也是101;一共有50個101;用50乘101,最後得出了正確答案:5050。

高斯的才華使老師十分激動,並感到內疚。原來,他不安心在鄉村小學工作,看不起農民的孩子。這件事發生以後,他開始認真備課,努力教學。

高斯特別願意和舅舅本茨在一起玩,舅舅也十分疼愛小高斯。他每次來到家中,總是給小高斯講故事,做遊戲,有時還帶他出去捉蝴蝶、釣魚、采蘑菇。

四月的一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小高斯跟著舅舅到野外玩耍,他騎在舅舅的肩上學騎術,手裏拿一根小樹枝,嘴裏高聲叫著:“嘎!嘎!”儼然是一位威武的騎兵將軍。

突然,奔跑著的“馬”停了下來。原來從河的上遊漂來一根木頭。舅舅為了開發小高斯的智力,便問:“小高斯,你說木頭為什麼不沉到水下去呢?”

“木頭輕唄!”小高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舅舅又彎腰拾起一個石頭投到河中,石頭“撲通”一聲就掉進河裏去了。他又問:“是那根大木頭重,還是小石頭重?”

“大木頭比小石頭重得多呀!”

比大木頭輕的小石頭為什麼能沉到水下去,而比小石頭重得多的大木頭卻浮在水麵上,舅舅故意不給小外甥做解釋,讓小高斯自己去思考。於是,這個“為什麼”長久地留在小高斯的腦海中,他一直在苦苦地思索著。

舅舅是個有心人,他為了讓小外甥更好地成長,省吃儉用,買來不少好書送給小高斯。這一本本很有趣的書,使小高斯愛不釋手。小高斯的智力得到了很好的開發,他的數學奇才一發而不可收拾,最後成為數學大王。

●荒野雄獅拿破侖

在如今的法國南部,有一個雞蛋形的小島,名為科西嘉島。島內山巒起伏,叢林密布,主要生產穀物、水果和橄欖油。這個麵積隻有八千多平方公裏的小島,曾經孕育了一位歐洲的巨人——拿破侖·波拿巴!

1769年8月15日,在這個小島上的阿雅克修城,一個頭顱碩大,四肢粗壯的男孩呱呱墜地了。他的父親夏爾·波拿巴,給他起了個與叔叔同樣的名字“拿破侖”,意思是“荒野雄獅”。

拿破侖小時候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合群,但卻很好鬥,喜歡征服別人,而且工於心計。

拿破侖共有八個兄弟姐妹,他是家裏的老二,他的哥哥約瑟夫是他主要的欺負對象。他靠生就的一副蠻力,經常把約瑟夫掀倒在草地上,打他、咬他,而且在約瑟夫被打得還沒回過神時,來個惡人先告狀。因此,挨了打的約瑟夫還經常挨母親的罵。可憐的約瑟夫隻能忍氣吞聲,聽受他的支配。

七歲時,拿破侖已經上學了。但他還是整天沉迷在玩耍打鬥中,不知上進。一天,約瑟夫攔住了又要出去的拿破侖。

“拿破侖,我考你一道數學題怎麼樣?”

拿破侖抬眼瞟了一下他的“手下敗將”,輕蔑地說:“好啊,約瑟夫。”

約瑟夫把寫好的一張紙交給了拿破侖。拿破侖拿起一看,傻了!“啊,這是什麼?我怎麼看不明白?”緊張加上羞愧,拿破侖的臉一陣紅一陣白,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了下來。

“怎麼樣,拿破侖,不會吧?看來你隻是比我‘勇敢’罷了!”約瑟夫的話無疑是火上澆油。

拿破侖的自尊心被深深地刺傷了,他掄起拳頭吼道:“不,我不會認輸,決不!”

喜歡征服別人的拿破侖忽然意識到:自己並沒有真正地征服約瑟夫。

從此,兄弟姐妹中再也見不到拿破侖遊戲的身影了。當他們在花園裏或草地上嬉鬧時,拿破侖經常一個人悄悄溜走,拿本數學作業到海濱的一個小岩洞去做,往往一做就是幾個小時。至今,那個“拿破侖岩洞”還保留在他的故鄉。

拿破侖的父親雖然是法國的貴族,但家境卻不很富裕。拿破侖十歲時,就被送到法國一所公費學校——布裏埃納軍校上學。

布裏埃納軍校並不是好地方,呆板的生活和修道院差不多,而且老同學老是欺負新學員。穿著破舊的拿破侖一到那裏,就成了他們的嘲笑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