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相應的
今日社會生活中,人們普遍習慣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稱之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然而在古代,當時的人們習慣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稱之為“天有四時,春、秋、冬、夏”(《禮記·孔子閉居》)。顯然,“天有四時”指的就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而一年四季中的春、夏、秋、冬,與人體結構組織亦是密切相關的,並且是相應的。
據相傳,有一次,黃帝與岐伯,就談到了“天有四時,春、秋、冬、夏”與人體結構組織的關係問題。內容來自《黃帝內經》“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裏。其原文為:
帝曰:餘願聞其故。岐伯曰: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故人氣在脈。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於“五髒”。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至其變化,不可為度,然必從其經氣,辟除其邪,除其邪則亂氣不生。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人體結構組織與春天氣候變化的規律性是相應的,這是為什麼呢?春天或春季,天之陽氣開始升發,地之陰氣開始發泄,天氣的特征是:由寒變暖,冰凍消融,河水開流。而每年一到春季,其人體結構組織,亦隨著春天氣候的規律性變化而變化,人體結構組織中的經脈亦相當暢通;換句話說,人體結構組織與春季氣候規律性的變化是相應的。所以說在春季,人體結構組織中的人氣在經脈。
隨著春季氣候規律性地變化,人體結構組織也隨之相應變化,人體內的氣血旺盛,經滿氣溢,氣血流溢,入於孫絡,使人體結構組織中的皮膚,能得充實潤澤。
長夏,指農曆六月。長夏氣候規律性的變化,使大地萬物生長繁茂;而人體結構組織,亦隨之變化,人體結構組織中的經脈、絡脈的氣血,相對都很充盛,內溢充潤於肌肉之中。
秋天或秋季,天氣開始逐漸轉涼,天氣變化蕭颯;而人體結構組織亦隨著秋季的變化而變化,使人體結構組織中的腠理開始逐漸閉塞,人體的皮膚亦隨之收縮。
冬天或冬季,天氣開始逐漸寒冷,是閉藏的季節,而人體結構組織亦隨著冬季天氣的變化而變化;在人體內,其氣血收斂於內,而著於骨髓,通於“五髒”。
然而,“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太過成為致病邪氣的總稱)之邪,常常在春、夏、秋、冬“四時”交替的時節侵入人體,所以人們必須懂得根據“天有四時,春、秋、冬、夏”的自然氣候規律性的變化來治療疾病,祛除邪氣。邪氣被除,人體才不會產生亂氣。
一、治病也要順應四時
現代生活中,誰都可能會生病,生病後就要治病,而治病的方法有多種,其中就包括針刺即今日稱的針灸。針灸亦是需要遵循春、夏、秋、冬的規律性變化的。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人體內所需要的最最重要的兩大營養物質“氣”和“血”,是屬於生命活動最根本的營養物質,人的生命活動就是要靠氣、血的推動,否則生命活動就要終止。如果出現針刺或針灸違逆了“天有四時,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性,則人體內的氣血就會發生逆亂,因此就會使人發生各種疾病。
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的時候,就討論到了這個問題。
有一次,黃帝問岐伯:若針刺違反四時之氣的規律,而導致人體內氣血逆亂,會使人怎樣呢?
岐伯舉了些例子,回答說:春季若誤刺經脈,就會使人體內所需要的氣血向外溢散,會使人感到少氣;春季誤刺肌肉,就會使人的氣血循環發生逆轉,使人氣上逆;春季若誤刺筋骨,就會使人氣血留滯於內,使人的腹部脹滿。
夏季若誤刺經脈,就會使人氣血上逆,使人易怒。
秋季若誤刺經脈,就會使人氣血上逆,讓人健忘;若誤刺經脈,使人氣血散亂於內,使人惡寒、戰傈。
冬季若誤刺經脈,就會使人氣血脫奪,使人目視不明;若誤刺經脈,就會使人氣血由內向外泄越,使人發病為大痹;若誤刺肌肉,就會使人陽氣竭絕,讓人健忘。
總之,凡是違逆“四時”的自然規律,凡是逆於四時之氣的針刺(針灸),都可使人體內的氣血逆亂而發生大病。所以說,針刺即針灸的醫生,必須懂得要遵循四時之氣的變化規律性,才能進行針刺(針灸);反之,就會使人的氣血紊亂相淫為病。
因此,必須指出的是:針刺或針灸,如果不懂得四時經氣的所在部位、疾病發生的原因,以從為逆,就會使人體正氣逆亂。邪氣與精氣(正氣)相迫,使人發生大病。因此在針刺(針灸)治療時,必須審察三部九候之脈,從而做出正確的診斷,給予適當針刺(針灸)治療,方可使人體的正氣(精氣)不亂,精氣不致損耗發生逆轉而造成種種疾病的發生。
以上有關針刺(針灸)不能違反“天有四時,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來自《黃帝內經》“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裏。其原文為:
帝曰:逆四時而生亂氣奈何?岐伯曰:春刺經脈,血氣外溢,令人少氣;春刺肌肉,血氣環逆,令人上氣;春刺筋骨,血氣內著,令人腹脹。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解□;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氣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經脈,血氣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絡脈,氣不外行,令人臥不欲動;秋刺筋骨,血氣內散,令人寒傈。冬刺經脈,血氣皆脫,令人目不明;冬刺絡脈,內氣外泄,留為大痹;冬刺肌肉,陽氣竭絕,令人善忘。凡此四時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從也,反之,則生亂氣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時之經,病之所生,以從為逆,正氣內亂,與精相薄,必審九候,正氣不亂,精氣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