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喜事後不久,上官書清便接了皇命匆匆趕赴邊關,為下一輪戰事籌備。上官誌雲也跟朝廷銷了假恢複了往日上朝講學的生活,上官澤那廝更是在家裏呆不住的主兒,雖然姬華容以兩人新婚為由讓他多在府中相陪,他卻總推說生意上有許多事情需要料理,整日裏跟段秋痕、慕容昭、樂清采等世家子弟廝混,花前月下,醉死溫柔鄉。
雖則這位婆婆總是恨鐵不成鋼,替她打抱不平,看不著這個礙眼的家夥,她反倒樂得清閑自在,不受管束。三天兩日便喬扮成“蘇小”的模樣,翻牆越室,上山找一幫師兄弟聊天下棋喝茶飲酒,就算賦閑在家,起碼也還有上官寶兒這小妮子可以逗著玩玩。
不過,經過一段時日的相處,蘇依情發現這小妞性情雖頗為頑皮,行動上卻是個十足十的大家閨秀,平日裏極聽從爹娘的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吃飽沒事便卯足了勁不厭其煩地習練,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小小年紀已是遠近聞名的大才女。
隻是她卻覺著這丫頭本性裏的活潑天真,實不該被封建禮教的枷鎖束縛。
這日吃過午膳無意經過,見這丫頭又端了小矮凳坐在院子裏一邊曬太陽一邊規規矩矩地刺繡,蘇依情臨時起意,幹脆慫恿她一起出府逛街去。到底是十四五歲的懵懂少女,經蘇依情巧嘴一形容,上官寶兒對外麵花花世界的好奇心很快便被勾起,蠢蠢欲動。
西楚雖有未成婚女子不得隨意上街的惡俗,然有蘇依情這個嫂子作陪,又隻是在嶧城最繁華的昌盛街上逛,並且找了個很好的說辭,說是為三日後的浴佛節做籌備,姬華容到底還是允了兩人的請求。
初夏的四月初八這一天是西楚獨有的節日——浴佛節。
相傳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的生日,於是每年的這一天全國各地的寺廟都會舉行一個特殊的儀式,點燃香花燈燭,置銅佛於水中,進行浴佛。經濟較為繁華的南方地區甚至還會連著幾天舉辦盛大的廟會,善男信女們都會買些香燭吉品到廟裏供奉,以求佛祖庇佑。
嶧城不愧是西楚的皇都,這裏人煙阜盛,各式建築鱗次櫛比,道路四通八達,街上行人如織,寶馬香車應接不暇。
嶧城又是一座極富文化底蘊的古城,即便是這樣熙熙攘攘的日子,依然給人一種怡然安詳的感覺。
從上官府一路走來,隨處可見垂柳含煙,虹橋似畫,再加上清新的好空氣,初次出府逛街的上官寶兒就像一隻剛出籠的鳥兒,一路東張西望,嘰嘰喳喳,似有說不完的新鮮事。
兩人一路來到一個擺賣小玩意的地攤,這丫頭倒好,看人家小孩在那裏玩鬥蟋蟀,她竟然也蹲下看得津津有味賴著不走了。
蘇依情喊了她幾次見她托著腮若有所思全然沒反應,不覺莞爾,隻得叮囑道。
“寶兒,我去對麵的店鋪買點香燭元寶以備浴佛節之用,你乖乖在這裏呆著哪裏也不要去,等我回來,知道不?”
“好嫂子,我又不是三歲小孩,還能走丟了不成。你呀,跟哥哥多了怎地越變越囉嗦,快,速去速回。”
頭也不回,上官寶兒不耐地揮了揮手,便又專注地投入到緊張的“戰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