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女人壓力管理心理學(3)(2 / 2)

這一段話震動了安莉婭的內心,她開始覺醒了,她請教奈丘爾著裝之道、時裝之法,她開始全麵武裝自己,一身名牌,從頭到腳,如同變了一個人。她完成了自己第一次對職場的認識,完成了第一次蛻變,她升華了。

可惜好景不長,在送審閱樣刊到米蘭達家時,安莉婭犯了老板的大忌,觸犯了老板的隱私權,導致老板想了一個辦法逼迫她主動辭職——要求她搞來正式出版前的《哈裏·波特》手寫本。

並且說,如果不能在當天下午3點找來,就不要再回來了。蒼天不負有心人,在一次工作試裝時認識的一個專欄作家為她找到了手 寫本,她竟然完成了任務。這應該是她第二次對職場的認識,職場的一切都是挑戰,往往公司外結識的人才會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不僅要在公司內部處理好各種關係,公司外部也非常重要。

她完成了職場的第二次轉變,從公司內部相處擴展到社會關係的建立和維護。

緊接著,她麵臨了人生的又一次挑戰,她隨同米蘭達到了巴黎,參加一年一度的時裝大展,看到了職場中外表強硬、工作幹練、效率高超的鐵麵女人另一麵的辛酸——生活並不如事業一樣一帆風順,而且還看到了職場中權力鬥爭的殘酷,以及一切掩蓋在華麗錦繡的麵料下、光彩奪目的款式下、熱鬧喧嘩的場麵後真正的東西。她接受了第三次的職場教育,那就是工作與生活的矛盾、正直與權力鬥爭的矛盾。為此陷入了苦惱和內心的鬥爭階段,從而在鬥爭中樹立了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影片結尾,安莉婭離職並再次參加麵試,得到報社的記者工作,從而回歸了自己的專業。

大家認為外企很好,可是好在哪裏呢?他們在比較好的寫字樓?他們出差住比較好的酒店?別人會羨慕一份外企的工作?那一切都是給別人看的,你幹嗎要活得那麼辛苦給別人看?找工作究竟是考慮你想要什麼,還是考慮別人想看什麼?

好多到美國去的人,他們的父母獨自在國內,沒有人照顧,在家裏昏倒都沒人知道。出國,真那麼好?就像有人說的“很多事情就像看a片,看的人覺得很爽,做的人未必”。

人總想找到那個最好的工作,可是,什麼是最好的?你覺得是最好的工作,是因為你的確了解,還是因為別人說是最好的?

即使對於別人是最好的,對於你也一定是最好的嗎?

對於自己想要什麼,自己要最清楚,別人的意見並不是那麼重要。很多人總是常常被別人的意見所影響,親戚的意見、朋友的意見……問題是,你究竟是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續集,也不是兒女一生的前傳,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隻有你自己對自己的一生負責,別人無法也負不起這個責任。自己作的決定,至少到最後,自己沒什麼可後悔。

好工作,應該是適合你的工作。具體點兒說,應該是能給你帶來你想要的東西的工作。你還是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麼。如果你不清楚你想要什麼,你就永遠也不會找到好工作。

可能,最好的,已經在你的身邊;隻是,你還沒有學會珍惜。

人們總是盯著得不到的東西,而忽視了那些已經得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