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學去找班主任彙報自己的“工作計劃”,那位平時極善言辭的老師顯得有點矜持,一直沒說什麼,但是這位同學不得不承認,老師一直是在用“聽”同他“交談”。老師微笑著,不時輕輕點頭,“嗯,講下去”,或讓他重複某些內容。在整個交談中,老師的目光時時與學生接觸,那視線的短暫交織似乎在說:你沒想到的每個細節我都留意到了,我體察到你的深意。在老師無言的尊重、肯定和讚賞的鼓勵下,這位同學很順暢地和盤托出了他的方案,而且臨時又提出了許多新的、有創意的構想。
如果把交談比作是“二重奏”的話,這位善聽的老師是用“心音”在為這位同學伴奏。他沒說什麼話,但他“聽”表達的含義比“說”更豐富、更文明、更高雅、更具魅力!那麼,怎樣“聽”才是“會聽”、“善聽”呢?
成功的傾聽必須做到以下幾條:
要有正確的“聽”的態度專心地聽對方談話,態度謙虛,始終用目光注視對方。不要做無關動作:看表、修指甲、打哈欠……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講話能引起別人的注意,否則,他講話還有什麼興趣,還有什麼用呢?
要善於通過體態語言、語言或其他方式給予必要的反饋,做一個積極的“聽話者”例如:讚成對方說的話時,可以輕輕地點一下頭;對他所說的話感興趣時,展露一下你的笑容;用“嗯”、“噢”等表示自己確實在聽並鼓勵對方說下去,等等。
提出問題憑著你所提出的問題,讓對方知道,你是仔細地在聽他說話。而且通過提問,可使談話更深入地進行下去。如:“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使什麼呢?”“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不要中途打斷對方,讓他把話說完講話者最討厭的就是別人打斷他的講話。因為這樣,在打斷他的思路的同時,又讓他體會到你不尊重他。事實上,我們常常聽到講話者這樣的不平:“你讓我把話說完,好不好?”
適時引入新話題人們喜歡讓別人從頭到尾安靜地聽他說話,而且更喜歡被引出新的話題,以便能借機展示自己的價值。你可以試著在別人說話時,適時地加一句:“你能不能再談談對某個問題的意見呢?”
忠於對方所講的話無論你多麼想把話題轉到別的事情上去,達到你和他對話的預期目的,但你還是要等待對方講完以後,再岔開他的話題。
要巧妙地表達你的意見不要表示出或堅持明顯與對方不合的意見,因為對方希望的是聽的人“聽”他說話,或希望聽的人能設身處地地為他著想,而不是給他提意見。你可以配合對方的證據,提出你自己的意見,比如對方說完話時,你可以重複他說話的某個部分,或某個觀點,這不僅證明你在注意他所講的話,而且可以以下列的答語陳述你的意見。如:“正如你指出的意見一樣,我認為”、“我完全讚成你的看法”。
要聽出言外之意一個聰明的傾聽者,不能僅僅滿足了表層的聽知理解,而要從說話者的言語中聽出話中之話,從其語氣語勢、身體的動作中演繹出隱含的信息,把握說話者的真實意圖。隻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交流、溝通。
認真按照這些要求去做,你一定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傾聽者。
14.打造迷人個性
所謂迷人的個性,說白了,就是能吸引人的個性。
俗話說:“人如其麵,各有不同。”生活中,每一位女性都有其獨特的個性特點,比如有的人性情溫柔,有的人脾氣火爆,有的人常常談笑風生,有的人往往沉默寡言。這些特征在一個人身上的表現是比較穩定的或經常出現的,這樣我們才能把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區分開來。
那麼你就會問了,既然這樣,那還怎麼能加以塑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