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謹防久坐生病
醫學專家介紹,久坐不動的生活和工作習慣,可能給人體健康帶來的損害,幾乎是“從頭到腳”的。
久坐不動不僅會引起頸椎僵硬,影響頸動脈對頭部的供血,還破壞了正常的生理彎曲,出現弓背或骨質增生等;久坐使得整個軀體重量全部壓在腰骶部,壓力分布不均,會引起腰、腹、背部肌肉下垂或疼痛;久坐在辦公桌前,因桌下的空間過窄,雙腿難以伸直,令下肢的血液不暢,容易造成雙腳麻痹;久坐少動者的骨連接處因缺少黏液而變得幹燥,易引發關節炎和脊椎病;久坐者血液循環減慢,體內靜脈回流受阻,血液淤積後使靜脈曲張,增加了患痔瘡的風險;女性還會因盆腔靜脈回流受阻、淤血過多而導致盆腔炎、附件炎等婦科疾病。
同時,久坐不動者的胃腸蠕動慢,正常攝入的食物聚積於胃腸,使胃腸負荷加重,長此以往可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或出血等慢性頑疾。久而久之,體內動脈壁內就將淤積大量脂類,影響各組織、器官的供血,加速了心血管係統疾病的發生。
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久坐少動者熱量消耗少,心髒做功減少,心肌收縮無力,容易患上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危險性更大的心血管疾病。
坐好更要鍛煉好,上班久坐的人要抵禦各種慢性病的侵擾,一要學學“怎麼坐”,二要見縫插針隨時進行一些適當活動,醫學專家為此提供了一些富有辦公室特色的鍛煉小方法。假如你因工作需要不得不長時間坐著,首先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即上半身應該垂直如一條直線,座椅的軟硬度要適中,大腿應以接近水平放置為好,腳底板以平放為佳。
其次,不要一次連續坐4個小時以上,可借著發傳真、複印文件的機會走動一下,每隔2小時應進行一次約10分鍾的活動;最好進行一些活動頸、腰、腿部的運動,避免這些常見疾病的發生。如果這些都做不到,還可以做一下最簡單的座椅健身操:先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頭部5次,然後將頭部和肩部向後盡量地伸展,這樣幾次之後,再交替地拉扯雙臂,上下左右各幾次,然後上身向後仰,再彎腰盡量摸地麵,最後用指尖輕擊頭部。
對於在寫字樓工作的人來說,爬樓梯可以說是最簡便有效的運動;利用工餘時間,快走和慢跑同樣能收到明顯的健身效果。其實,維持身體健康所需要的運動並不難,重要的是做有心人,頭腦中始終要有“為健康而運動”的意識。
3.職場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綜合病,可發於任何年齡。其表現常為頸、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區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縮,甚至四肢癱瘓。
頸椎病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尤其長期從事財會、證券、it、教學、文字工作的人員、學生以及流水式生產線上的工作人員,由於長期都需要在頭頸固定的姿勢下作業,非常容易患頸椎病。
人們的一些自己感覺很舒服的不良姿勢,會在不知不覺間造成頸肩痛甚至發展成頸椎病。
如有的人喜歡歪在椅子、沙發上接電話或看電視、看書等,或是伏案工作時頭離桌麵太近,俯臥在床上托腮看電腦、看書、看電視……這些姿勢雖然自己感覺比較舒服,但在這種狀態下人的頸椎和腰椎以及這些部位的肌肉處於一種不正常的彎曲中,時間長了就會感覺脖子、腰背酸痛,甚至帶來骨骼、椎間盤的變化,導致骨質增生及椎間盤變化、增生等,最後發展成頸椎病。
此外,在公交車、地鐵裏低頭看報紙、打盹也是很常見的現象,然而這種姿勢下人的頸部後麵的肌肉會持續受到牽拉,過上半小時就會感覺酸痛、不舒服,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頸肩部慢性疼痛甚至頸椎病。對於開車族來說,頸椎病更容易找上門來,如果人在開車時頸部和腰背部肌肉處於持續收縮狀態,就會導致疲勞、痙攣,最後發展為頸肩痛。
要預防頸椎病,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工作或看電視45分鍾,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適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還可以試著雙手抱頭,把頭往後仰,重複做兩三次,這種簡單的動作可以使肌肉的疲勞瞬間得到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