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與眾不同的武俠小說(1 / 2)

射雕,還是天龍?

楚留香,還是李尋歡?

金庸、古龍的代表作,在陳啟腦中一一閃現。

但是很快,這些都被否定了。

金庸、古龍的小說隻要出來,肯定能大殺四方,一統江湖。

但是不要忘記,陳啟現在隻是一個新得不能再新的新人,一個大學都沒有上的輟學生。

金庸小說的開篇平淡樸實中,娓娓道來,盡現大氣;古龍小說一開篇,就奇詭莫測,而且古龍的文字劍走偏鋒,個人風格強烈。如果是名家,發表這樣的小說,肯定沒有問題。

但是放在陳啟一個輟學生身上,別人就不會看到大氣磅礴、奇詭莫測,看的隻是平淡、奇怪。

說是直接被出版社掃出門外,肯定是誇張了,但是價格肯定壓得極低。

作為地球上來的人,經曆過武俠小說最輝煌的時代,《射雕》或者《小李飛刀》這樣的名作明珠暗投,陳啟肯定不能接受。

“那就選擇梁羽生的小說。”

梁羽生可以說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1954年他創作出《龍虎鬥京華》引起轟動,拉開新派武俠小說的序幕,之後,金庸古龍等武俠名家不斷努力,才有了武俠小說大半個世紀的輝煌。

創作理念上,梁羽生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複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

梁羽生的小說上承民國舊派武俠,下啟金庸等名家,所以這個時候發表梁羽生的小說剛剛好,不會出現金庸古龍小說太“高端”了,民眾接受不了的現象。

選定了梁羽生,陳啟又在想選擇哪一部小說好?

梁羽生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佳作,代表作品有《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

陳啟首先想到的是《萍蹤俠影錄》。

《萍蹤俠影錄》是梁羽生武俠小說的扛鼎之作,亦是梁羽生本人最滿意的作品。

隻是陳啟還是覺得,萍蹤俠影好是好,但是他作為一個新人,萍蹤俠影很難最快博人眼球。

“那就這一部吧。”

陳啟腦海中,閃過一個名字。

——《白發魔女傳》。

白發魔女傳,一聽名字就和常規武俠小說不同。

是的,不僅是名字,《白發魔女傳》內容上和大多常規武俠小說,也是大為迥異。

因為《白發魔女傳》的靈魂人物是女性。小說中,練霓裳出現的不算太多,但是氣場死死籠罩著整個書,小說中別說其他配角,就算是男主角卓一航,都是她的陪襯。

練霓裳,一個由母狼養大的女子,幸得師傅收養,練就一手詭異奇麗的絕世武功。一入江湖,便是綠林領袖,以暴製暴,不服者皆殺,得了一個“玉羅刹”的外號。

就是這樣一個女子,但是練霓裳絕不缺少女人的柔媚。

她武功練得有如揚袖起舞,洞簫吹得如絮如絲,回眸間有萬千的風情,對愛情猶如飛蛾撲火般去追逐……

聰明、美麗、武功高強,對愛至情至性、敢愛敢恨!

這就是練霓裳,一個不拘泥於世俗,真正的武林兒女!

可以想象,隻要《白發魔女傳》一出,將會給那些看慣了一群男人打打殺殺,女性隻是陪襯品的讀者以什麼樣的衝擊?

更何況,陳啟本來就很喜歡練霓裳,《白發魔女傳》是他心中最經典武俠小說之一。

說做就做,陳啟開始打字。

“一劍西來,千拱列,魔影縱橫:問明鏡非台,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

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評!且收拾,話英堆兒女,先敘閑情。

風雷意氣崢嶸,輕拂了寒霜嫵媚生。歎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短栽花,長詩佐酒,詩劍年年總憶卿。天山上,看龍蛇筆走,墨潑南溟……”

從這首詞,白發魔女的故事就開始了。

陳啟腦海中奇詭壯麗的記憶,開始化為一個個跳躍的文字。

一直到中午,陳啟肚子餓得咕咕叫時,他才停止了打字。

這兩三個小時裏,他把《白發魔女傳》的前三回碼了出來,前三回加在一起,接近四萬字,最後以男主角卓一航和練霓裳首次見麵而結束,故事的開篇算是完成了。

看著電腦屏幕上的文檔,陳啟一陣滿意,他新世界的航程,由此開啟。

把文檔儲存到U盤中,陳啟開始去吃午飯。

午飯後,他把《白發魔女傳》的前三回打印了幾份。

隨後,陳啟開始洗頭洗澡,把全身整理了一下,然後找了一套最好的衣服穿到身上。

說是最好的衣服,但其實也就是很廉價的休閑服罷了。

陳啟這兩年打幾份工,沒天沒夜地忙著,說實在的,收入比起一般的白領,都要高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