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步馬步要紮穩——做一個合格員工(1)(1 / 3)

做一個合格的員工,是一個普通員工實現老板夢想的第一步。試問:一個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員工,又怎麼可能積極進取,成為一個老板呢?從現在開始,踏踏實實做好你眼前的每一項工作,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合格的員工,你就等於踏上了通往老板夢想的征程。

選擇你最鍾愛的職業美國輪胎製造商古裏奇公司董事長大衛·古裏奇說:“如果你喜歡你所從事的工作,反倒像是遊戲。”

一個人如果把工作當做自己喜歡的遊戲,肯定會對它投入無比的熱情和興趣,而且會樂此不疲,自然就比別人少了很多工作上的精神壓力。

愛迪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愛迪生小時候是一個從沒有進過學校的送報童,但是刻苦和執著卻使他成了美國乃至全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幾乎每天都在他的實驗室裏辛苦工作18個小時,在那裏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為苦,他說:“我一生從未做過任何工作,我每天樂趣無窮。”愛迪生做的工作是他一生的鍾愛,所以他沒有任何壓力和負累感,而且樂在其中。由此可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可以避免工作上許多不必要的壓力。

如果你總是因為對所做的工作不感興趣,感到乏力,心情低落,恨不得一上班就下班,那麼,你肯定每天為工作所苦。如果你喜愛你所做的工作,情況會大大相反,你會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一個遊戲,完完全全樂在其中,工作不但不會給你造成心理壓力,反而會每天都令你的生活充滿快樂。

一位智者曾經說過,工人不能適應工作,是“社會最大的損失之一”。事實的確如此,很多人憂慮、悔恨和沮喪,都是由於不喜歡自己的工作而引起的。世界上最不快樂的人,就是憎恨他們日常工作的那些人。

如果你正在從事或被迫從事著一項你不喜歡甚至討厭的工作,那麼,你應該盡快讓自己解脫出來,因為你在自己毫無興趣的行業裏不會有所建樹,隻有投入你最鍾愛的行業懷抱裏,你才有可能成就一番偉業。菲爾·強森就是這樣一個人。

菲爾·強森的父親開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兒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將來能夠接管這家洗衣店。但是菲爾討厭甚至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一直懶懶散散的,提不起精神,有時候他幹脆“缺席”。他父親為此十分痛心,認為自己養了一個沒有良心、不求上進的兒子,使他在員工麵前丟盡了臉。

有一天,菲爾告訴父親,他希望做一個機械工人,到一家機械廠去工作。什麼?一切又從頭開始?菲爾的父親十分驚訝。不過菲爾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意見。他穿上油膩的粗布工作服,做起了比洗衣店更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時間也更長,但他竟然快樂得在工作中吹起口哨來。他選修工程學課程,研究引擎,裝配機械。在他1944年去世之前,他曾是波音飛機公司的總裁,並且製造出了“空中飛行堡壘”轟炸機,幫助盟國軍隊贏得了世界大戰。假如他當年留在洗衣店,情況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選擇你喜歡的工作做,不僅會讓你成就非凡,對你的健康也非常重要。瓊斯霍金斯醫院的雷蒙大夫配合數家保險公司做了一項調查,研究使人長壽的因素,他把“正確的工作”排在第一位,正好符合上了蘇格蘭哲學家喀萊爾的一句名言:“祝福那些找到他們心愛工作的人,他們已經不再需求其他的幸福。”當然,如果你並不想或沒有機會去做你喜歡的工作,那就盡力想辦法喜歡上你現有的工作吧。把工作當成遊戲,其實工作與遊戲的區別隻是兩種不同的看法,隻在你的一念之間,是一種一線之隔的心態。你如果能夠越過這條線,工作的壓力就會變成遊戲的輕鬆。

曾經有個心理學家作了一項有趣的實驗,比試完成一份極其枯燥乏味的工作。

比試分為A、B、C三組,工作做完以後,其中A組會受到低獎賞,B組會受到重獎,C組沒有獎賞。除此以外,A組還要認真地向別人說這項工作多麼多麼有趣。結果A組(低獎賞的組)比其他兩組都更喜歡這項工作。

這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說明了什麼呢?當人麵臨著認知上的矛盾時(雖然工作枯燥,卻還要向別人說它有趣),必然產生認知上的失調,失調之後會企圖恢複平衡(自己真的認為這項工作很有趣)。從這個結果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當你正處於不愛的工作中時,要嚐試著去接受它,去愛它,久而久之,你就真的會愛上它。

熱愛自己的工作,擁有一個快樂、樂觀、積極向上的工作心態是無價的,許多外部條件固然是我們生存的必需品,但對一個具有良好修養的人來說,更有價值的是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設計好你的職業規劃俄國的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理想是指路的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就沒有生活。”在日益職業化的今天,最重要的理想莫過於職業理想了。

所謂職業理想,是指人們在職業選擇上依據社會要求和個人條件,借想象而確立的奮鬥目標,即個人渴望達到的職業境界。職業理想是人們實現個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會理想的手段,但它受到社會理想的製約。職業理想是人們對職業活動和職業成就的超前反映,與人的價值觀、職業期待、職業目標密切相關,也與世界觀、人生觀密切相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理想,但理想總是很高遠的,要實現它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合理的規劃,否則,理想始終隻能是理想。職業規劃就好比一張設計藍圖,能指導你一步步向理想邁進。如果你現在正處於職業迷茫或者在求職路上徘徊不前,期望自己獲得成功的職業人生和理想的高薪,那首先就要為自己的理想做一份合理的規劃。

肖華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子,五年前本科畢業,學的是工科專業。

畢業後先是到了一家股份製企業從事銷售工作,做了兩年後感覺壓力太大,而且產品銷售越來越不好做,重大的業績壓力和心理壓力讓她感到疲憊不堪,於是她辭職選擇了一家民營企業做行政工作,一直坐在辦公室裏。轉眼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雖然也積累了一些這方麵的工作經驗,但仔細思考一下好像什麼也沒得到。有句話說得好:“頭一低,許多年就流走了”。肖華覺得自己的人生也就這樣流走了,沒有希望,沒有變化。雖然最近一直在考慮換個環境,但是在中國現在的大環境裏,肖華感覺實在不好選擇:小型的、低層次的公司,福利和管理製度都極不完善,人事複雜;大型的知名企業或者專業性較強的行業要求都比較高,由於自己能力有限和缺少技術職稱,根本沒機會進去;再就是去外企,但自己的英語水平又是個瓶頸。思來想去,肖華真不知道有什麼地方適合自己。其實她內心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去私企,繼續做銷售工作,就是比較自由的那種,屬於“自己做自己的老板”,這樣也可以多賺點錢,等賺到錢,以後就可以開辟自己的事業了。總而言之,肖華的想法挺多,卻都隻是想法而已,等到真正去做的時候,她又開始猶豫和迷茫了。

肖華的情況是非常危急的,都已經畢業五年了,依然在職業的初級階段徘徊,同時又沒有明確的職業定位和職業規劃。對肖華而言,當務之急是找準發展方向,切入到適合自己的領域,通過對工作經驗的彌補來增強自己的職業生涯競爭力。做好定位規劃,經營好自己的職業競爭力,是肖華擺脫職業困境的唯一選擇。同時,職業理想是要依靠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規劃進行的,如果沒有,那麼職業理想隻能是零。

為此,肖華需要從三個方麵出發:一是分析職業氣質,找出適合點,從而做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二是專業學曆的充分利用,就算做不相關的工作,也要考慮到它的連貫性趨勢;三是充分盤點已有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在原有的工作內容中整合出與定位應聘方向有關的相關職責內容,這樣才可以適當提高自己的身價和薪酬。

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確的規劃,你今天站在哪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下一步邁向哪裏。然而在現實中卻往往存在著這樣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選擇最熱門的職業,就意味著對自己最有前途。事實上,所謂的熱門職業都是相對的、暫時的,它會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千萬不要一味地緊盯著熱門職業你首先必須了解你自己,找準你的方向。問一問你自己最擅長什麼,又最適合做什麼。隻有做你喜歡並且擅長的工作,你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並獲得最大的成功。

西方諺語說:“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兒去,那通常你哪兒也去不了。”職業規劃就像一座人生的燈塔,召喚著你、引導著你向它靠攏,有了它,你才知道自己將走向何方。職業規劃又好比人生航行中的羅盤針,時刻指引著你在正確的航道航行,它能讓你少走彎路,避開無謂的犧牲,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勝利的終點。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