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榻上:
八十二歲的千古第一女皇帝武曌;漫長的人生中,主動或被迫經曆了無數腥風血雨的武瞾;在一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中,史無前例的成就了“聖母神皇”偉業的武曌!
終於在不知道多少人亦真亦假的哭泣聲中,在多少人不動聲色的暗自竊喜中,在多少人壓抑不住幾欲仰天長笑的歡暢中,在幾許人不知是喜是悲的微微搖頭歎息中,她安詳的閉上了雙眼,給世人留下了一個謎一樣神秘的淡淡微笑,正如她留給世界一個空空然也的無字墓碑一樣。
不論大臣還是近侍都沒有發現在武瞾閉上雙眼的那一刻,眉心處一個淡淡的蓮花狀印記微微閃爍幾下沒了蹤影。
武曌,不,其實她在心底更喜歡當年初入宮時,唐太宗李世民賜予的“媚娘”這個名號!隻是自從稱帝之後就在也沒有人敢這樣稱呼過她,隻是在幾度夢回之時似乎耳邊能傳來那威嚴卻不失寵愛之意的呼喚……
還記得當初一代名臣魏征曾經對她說過:“世間就是一個舞台,台上台下皆是戲,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痛痛快快的唱一出屬於自己的好戲,莫問前途凶吉,但求落幕無悔!”
還記得當年她自己也曾說過類似的話給自己、也給別人聽:“隻求快意人生,但求無愧於心!”
“這一世朕活得夠轟轟烈烈、痛痛快快!精彩之處尤甚世間無數須眉,又是千古以來誰人能夠比肩的!”
“這一世朕也哭過、笑過、愛過、恨過、痛過、悔過……大概世間的種種愛恨情仇沒有幾個人能比朕體會的更全麵,更深刻吧!如今到頭來,回頭看看也沒有什麼放不下的!”
武媚娘回光返照之後,神魂已經脫離了那具老邁滄桑,卻威儀仍存,讓跪在龍榻邊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依舊戰戰兢兢的軀體。
神魂居高臨下俯視著那形形色色的神態,真哭的、假哭的、真笑的、苦笑的,“我武媚娘這一世無怨!無悔!無愧!若有來生,我必定還要活得如此精彩!不!我要活得比這一世更加精彩!”
此時武媚娘的神魂越飄越高,飄離了宮殿,飄出了皇宮,飄上了天空。
“哦?!這是要神魂歸位了麼!我這‘大逆不道’的女皇帝會魂歸何處?還真是讓人好奇!”作為一國之主,武媚娘此時並無慌張,她對於未知事物的接受能力之強遠超常人,其實也得益於她比凡夫俗子知道的秘辛要多得多。
武媚娘的神魂不知為何並沒有上傳說中的天堂,也沒有歸入令人恐懼的地府,反而似乎受到了某種召喚、牽引徑直來到了一處空空蕩蕩、混混沌沌之中。
這裏沒有聲音、沒有色彩、沒有空間、沒有時間。
終於,武媚娘那散發著尊貴紫色光芒的神魂來到了混沌中央一株美輪美奐、神聖莊嚴、高貴純潔的碧綠色蓮花身邊。
這株淩空浮於混沌中的碧綠色蓮花給紫色神魂一種親切、安心、舒服的感覺。
已經陷入昏沉狀態的神魂就這樣圍繞著碧綠色蓮花緩緩旋轉……
深山中:
一座破敗的道觀中,剛剛三十出頭的年輕道士,怔怔的看著插在胸口的長刀,心頭熱血正順著傷口緩緩流出,將他一向清明的視線也染成了血紅色。
生命正在慢慢流逝,他的腦海中電光火石一般的閃現著自己短暫又單調的人生經曆。
這裏據說被稱作地仙界,以前仙法昌盛,神魔仙妖無數,很多生靈都有著移山填海、毀天滅地的大神通。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在很多年前,傳說中的三清道祖、西方佛祖、女媧聖人以及他們手下無數的神佛大能之輩先後失蹤,讓地仙界混亂了很長一段時間。
更可怕的是百十年前,地仙界迎來了末法時代,天地間的靈氣越來越稀薄,道法佛法的修煉越來越困難;據說人間界更是已經徹底無法修煉……
這座深山中的道觀曆史悠久,可以追述到上古時代,可是幾經動蕩已經不複當年的輝煌。
末法時代的到來更是使得道觀中隻剩下了一位老道士,他就是年輕道士的師父。
年輕道士記得師父說過,當年出現了“金星淩日”的異常天象,出門仰觀天象的師父更是看到晴空響雷,一道閃電劃過天際,落在了離道觀不遠處的小溪邊。
師父驚奇之下前去查探,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卻發現溪水中一片蓮葉拖著一個男嬰正在緩緩飄過,於是將其撿回道觀。
深山老林中,莫名其妙出現棄嬰,有可能是嬰兒父母山中遇險,才把孩子放在蓮葉中順水而下避難吧!過了很多天不見有人來尋子的老道士這樣想著。
於是老道士收養了男嬰,男嬰漸漸長大,天資聰穎,顯露出不凡的天賦,老道士想把道觀傳承多年的道法全部傳授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