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同時,在不遠處的另一棟大樓裏,時與之和陳總也相談甚歡。
“時小友,我隻是替我朋友問問你的意見,並非一定要你將試點放在膠州。”陳總雖然是總投資人,但是還是非常重視時與之個人的意願。
原本之前就訂好將試點放在上京,一來上京資源多,人脈廣,二來上京作為華夏首都,其作為試點的代表性極強。而老友卻在他們收購菊花醫生之後,強烈要求將試點放在膠州,他思索之後,倒覺得這樣也不錯,所以便有了今日的這場會麵。
總公司是已經毫無疑問的設定在s市了,這樣南北一起打造品牌,打開市場。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經過數次會議之後,共同決議在s市花大代價另建一棟屬於自己集團的標誌性建築,而不是采用節約成本的租賃辦公。要知道這一棟建築的設計費預算就高達1億,造價更是高達3個億左右。
最開始時與之也隻是想要幾個億的融資啟動項目,結果沒想到隨著那條整治互聯網醫療的政策被證實是子虛烏有,甚至上麵隱隱有聲音傳出說是要扶持之後,各個大佬爭相恐後的想要分一杯羹,此時卻如時與之當時所說一樣,市場已經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想要另起爐灶和陳總他們資本競爭,那代價非常大,而且還可能失敗,血本無歸。除了一些人決定跟在後麵小打小鬧賺點小錢的。其他人都通過陳總,找到時與之,主動要求加入,而他們也自知理虧,所以投資金額都不算大,隻要求分成即可。
但是架不住人多,這幾輪融資下來,總資金已經達到了50億,時與之都有些頭大,這已經遠超過他預計的規模。好在陳總他們安撫時與之,他還是主要負責一些決策類和技術上的事情,其他有他們幾個老家夥來把控。
想當初剛決定收購菊花醫生的時候,還有10億的缺口,銘碩還想以此做要挾,獲得醫療互聯網的話語權,沒想到才一個月過去,現在不僅收購順利,還多出了非常多的滾動資金,可以加快整體的推進速度了。
像原先的計劃是明年再考慮試點的問題,畢竟現在連總部都還沒開始建設,卻沒想到,第一個試點已經被人在後麵追著要合作了。陳總的老友可不是什麼生意人,而是膠州政壇二把手,他看好醫療互聯網的未來格局,也在政策上答應給與各種便利,這是最吸引陳總和時與之的地方。
銘碩現如今想要插手已經絕無可能了,哪怕退而求其次,現在隻要求分紅,也再也沒有可以下手的地界。林董非常後悔,如果早一點,他能果斷點,好好的說服董事會的其他人,隻投資金,不追求主導權,此時他就站在了陳總的位置。一切越來越明朗,隻等待豐厚的回報和良好的社會輿論。
這才多久?時與之已經走到了他一切都必須有話好好說的同等層麵,他也隻能歎息一句【後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