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部分 應用研究(一)(1 / 3)

寶鋼人-機-環境係統的優化設計及實施

(寶鋼係統工程學會)

一、引言

寶鋼自1978年12月興建、1985年9月第一期工程投產以來,堅持人-機-環境係統的優化設計及實施,實現了人傑、機新、環境美。寶鋼所屬的8個生產廠均被評為冶金部清潔工廠;自備電廠被評為“全國環境美優美工廠,1987-1990年寶鋼連續四年被評為上海市綠化先進單位和全國15個大型鋼鐵企業環保第一名先進單位;1990年寶鋼被評為全國冶金係統綠化先進單位;1991年寶鋼被中央綠化委員會命名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1993年在第二次全國工業汙染防治工作會議上,國家環保局、國家經貿委授予寶鋼“全國工業汙染防治十佳企業”稱號。這些殊榮的獲得,一靠寶鋼人對環境係統的優化意識;二靠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優化寶鋼生產和環保的硬件係統;三靠優化寶鋼建設、生產和環保的係統管理。

二、寶鋼人對環境係統的優化意識

傳統的大型鋼鐵企業對周邊環境是一個很大的汙染源。因此,當要在人口稠密、工業集中、局部環境已受汙染的上海北郊興建寶鋼這個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時,人們對寶鋼建設是否會帶給上海地區不良的環境影響疑慮重重。為向全國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寶鋼人從上到下不斷優化了環境意識。

寶鋼領導者的環境優化意識。寶鋼作為國家的重點建設項目,國家計委在對寶鋼工程的批複中明確提出要把寶鋼真正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清潔工廠、國內鋼鐵企業的樣板”。為實現這一目標,寶鋼的幾任領導都十分重視環保工作。尤其是現任寶鋼集團董事長的黎明同誌一到寶鋼就提出:我來寶鋼工作隻抓兩件事,一是拆遷,二是綠化。開始,人們有點不理解。後來,當拆遷和綠化遇到的諸多問題由於寶鋼主要領導親自抓才得以順利解決時,當寶鋼的廠容綠化在全國鋼鐵企業中獨樹一幟時,大家才深有感觸地說,要是當年寶鋼主要領導不親自抓,哪有今天這樣好的廠容和綠化。

寶鋼建設者的環境優化意識寶鋼工地40000多名冶建職工遠離家鄉,身居工棚陋室,為建好寶鋼立下了豐功偉績。在工程建設中不留尾項,做到工完材料清、資料清、場地清。為早日開展綠化工作,廠內冶建職工宿舍和大臨設施必須盡快拆遷,當時正值盛夏與多雨的台風季節,冶建職工冒雨搬家毫無怨言,高峰時一天搬遷200多戶,到一期工程投產前廠內3000多戶冶建職工全部遷到廠外。有一職工的妻子搬遷時正遇生孩子,嬰兒-滿月就立即搬家。由於廣大建設者識大體、顧大局,使綠化及早開展。在綠化高峰時,苗木的需要量大,除向社會采購外,冶建職工自力更生建苗圃,在長江邊的不毛之地上,清除蘆華雜草,辛勤耕耘管理,建起了苗木茂盛的苗圃,保證了綠化高峰時所需的苗木供應。

寶鋼生產者的環境優化意識。寶鋼的生產者認為,在生產過程中設法減少工業“三廢”排放是保護環境的積極手段。因此,寶鋼人堅持走生產經營和環保工作集約化的道路,在生產過程中采用精料方針,精心操作,減少了工業“三廢”的排放,對所排放的工業“三廢”積極開展綜合利用。寶鋼投產10多年來,沒有汙染周邊環境。在努力增加產量和效益的同時,不斷減員,一、二期工程原設計總定員為40000人,至19兆年底已減少到10560人;生產人員的減少,使生活“三廢”也相應減少,從而更有利於廠區衛生的保持和環境的優化。

寶鋼科技工作者的環境優化意識。寶鋼的科技工作者在側重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跟蹤、創新的同時,超前開展綜合利用工業“三廢”的科研工作。為有效的綜合利用工業“三廢”,寶鋼的科技工作者懷著強烈的環保意識,一些工程技術人員甘願做“垃圾工程師”,自我奮鬥,頑強拚博,對鋼渣和自備電廠的粉煤灰進行多種用途的科研試驗,獲得了可喜成果。現在,隨著這些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寶鋼的高爐渣、鋼渣和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已實現資源化。

寶鋼廠容綠化工作者的環境優化意識。寶鋼建有一支近700人的綠化專業隊伍,已成為寶鋼生態環境的養護士和廠容廠貌的美容師,保證了寶鋼綠色生態工程的逐步實施和不斷發展。寶鋼通過加強對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在員工中提倡愛寶鋼當好企業主人,愛環保事業爭創世界一流水平,愛崗位勇於創新樂於奉獻的“三愛”精神。大家懷著把寶鋼建成世界一流清潔工廠的光榮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以自己的心靈美塑造廠區的環境美,以廠區的環境美陶冶自身的心靈美。在廠容綠化工作中,不斷弘揚“寧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寧願一人苦,換來廠容美”的敬業精神。由於廠容綠化人員的辛勤勞動,寶鋼的廠容綠化工作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