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比試(2 / 2)

刺身也稱為魚膾、魚生、生魚片,指將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直接食用的菜品。以前,日本北海道漁民在供應生魚片時,由於去皮後的魚片不易辨清種類,故經常會取一些魚皮,再用竹簽刺在魚片上,以方便大家識別。這刺在魚片上的竹簽和魚皮,當初被稱作“刺身”,後來雖然不用這種方法了,但“刺身”這個叫法仍被保留下來。

說道刺身人們都會想到日本的刺身,並且日本的刺身師傅也是相當有國際影響力。但是刺身起源於中國,在中國古代刺身是常見的魚類菜品。國內的刺身魚類多以淡水魚為主,這也是地勢的原因,並且很不幸的是淡水魚寄生蟲較多於海水魚,所以就也就逐漸式微了。

趙其當年的師傅也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刺身大師,但是也正因為吃的人少了也就逐漸淡出曆史舞台了,所以趙其也就能因緣巧合的結識到這位大師。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近些年,餐飲業國際間交往的增多,世界各國好吃的東西都能在國內找到。刺身也是這樣,它已經從日本料理店走進了數量眾多的中高檔中餐館。

刺身以漂亮的造型、新鮮的原料、柔嫩鮮美的口感以及帶有刺激性的調味料,強烈地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

刺身最常用的材料是魚,而且是最新鮮的魚。但是現在不僅能用魚做刺身像螺蛤類(包括螺肉、牡蠣肉和鮮貝),蝦和蟹,海參和海膽,章魚、魷魚、墨魚、鯨魚,還有雞肉、鹿肉和馬肉,都可以成為製作刺身的原料。

刺身的佐料主要有醬油、山葵泥或山葵膏(淺綠色,類似芥末),還有醋、薑末、蘿卜泥和酒(一種“煎酒”)。

但是當趙其信誓旦旦的拿起一條三文魚想要和張山一教高下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

誰他娘的當裁判啊,不能你吃他做好的,然後他吃你做好的東西,這樣難免有些不合理。

趙其看了看楊晨,先不說他會不會品嚐菜式,而且這廝是張山的人,剛才還和這人有點小矛盾,讓這人來當裁判心裏也沒底。然後看了看身邊正低頭用手卷著襯衫底邊的CC,也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楊晨看到趙其拿著一條魚站在案板旁發呆搖頭也是很納悶心想:“哼,紙老虎嘴強王者,這家夥心虛了吧。”

張山看到後起先也是有點疑惑,但是他突然想到目前整個空間內包括他隻有四個人,他和趙其比賽,CC和楊晨對廚技估計也是一竅不通,而且用熟人當裁判對誰也不公平。所以也立刻想到了趙其的顧慮。

“趙師傅,我看就先不比了吧。”張山說道。

“什麼?為什麼不比啊,還沒比呢你害怕什麼啊,你剛才的無產階級不怕死的拚勁呢?!”楊晨聽到後首先不樂意的道。

“你也看到了,目前就咱們四個人就算做好了也不能公平的評選出優勝者。”張山也不理會楊晨繼續道。

趙其也是點了點頭沒多說什麼。

“我們就把這場比試留在全國廚神爭霸賽上吧。”張山皎潔一笑說道。

全國廚神爭霸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