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1 / 2)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閏六月,奉命典試四川。初八日宣旨。先是十九年春,四川平。明年辛酉,例當舉秋試。撫臣杭君愛以新經底定,議於亥秋補行。已複請改期。九月,上旨可其奏。至是,禮臣以考官請。故事蜀試用諸曹郎或評博中行,無遣詞臣者。上以文教懷柔遠人,特命象瑛及吏部員外郎王君材任往。蓋異數也。

七月(北京-河北-山西-陝西扶風)

初一日,出都,門人馬生教思、高生壽名、沈生朝初郊送,下車話別。時,餘病怔忡力疾,西行,日服參半兩,藥稱之。是夕,宿良鄉縣,夢亡室吳肩輿來送,愴然有賦。

初二日,涿州。

初三日,定興。

初四日,過安肅,驟雨,莫抵保定府。

初五日,慶都縣(堯母葬此,因名)

初六日,過定州,憩新樂縣,讀王阮亭、司成(士禎)壁間詩,因感施愚山侍講(閏章)。時,愚山歿京邸,餘以使命不得往哭,作詩紀哀。夜宿伏城驛。

初七日,次真定府。餘癸卯公車過此,今二十年矣。渡滹沱河,洪流濁浪甚洶湧。晚至獲鹿縣。

初八日,次井陘縣,出固關。關踞山頂,中通一路,即井陘關也(韓信大破趙師處)。晚宿核桃源,夾道皆胡桃。兩山石層疊,僧庵之。往來曲折,自此數日,皆太行山路。

初九日,過柏井驛,至平定州,熱甚。和阮亭韻題壁。途中無村落,土人穴土為居,有至數層者,炊煙縷縷出其中窗,榻幾杌皆就土成之。其巔,依然樹蓺也。

初十日,過芹泉驛,雨甚。夜始抵壽陽縣,令遣燈來迓。入城時,民燃燈燭或草束,候於門,光照街衢。

十一日,大雨,過太安驛,宿土橋。

十二日,大雨,過鳴謙驛,至徐溝縣。

十三日,大雨甚,人馬躑躅泥淖中,盡一日始到祁縣(晉祁奚采邑)。

十四日,雨,次平遙縣(古陶地,堯初封地此),堯城在縣西。午後稍霽,宿郝家堡。

十五日,至介休縣(古綿上地)。有介子推廟,郭林宗故裏,文潞公祠。夜抵靈石縣(北門一石高丈許,縣名以此)。道傍三義詞,俗傳李衛公遇張仲堅處。是夕,複大雨。

十六日,冒雨過韓信嶺,山穀險巇,車殆馬滑,絕頂有韓侯廟。夜入霍州,望霍山晦蒙不可見。

十七日,至趙城縣(周穆王封造父之地),途中國士橋,豫讓漆身報趙襄子處,傍有祠,流水繞其足。申刻洪洞縣。是日,細雨,沿汾河西行。

十八日,霽,抵平陽府(今臨汾)。白發平定。凡八日,皆山行,苦雨。至此,始曠衍。古堯都遺廟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