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緒論(1 / 3)

作者和我是老朋友。前段時間與他見麵,他將《全球學》一書的文稿交給我,要求我給這本書作一個序。他長時間從事全球化課題的研究,我是了解的,因為我們曾經較深入地討論過這一課題。所以,我欣然接受,完成了這篇序言。

縱覽全書,我覺得《全球學》一書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作者以對人類社會前途命運的強烈的憂患意識,從人的自由全麵發展、以人為本、人人共享的新的理論高度,對全球化做了本質規定和方向判斷,從而對解決什麼是全球化這一重大曆史課題做了有益的探索。作者指出:“全球化是人類曆史上出現的一種全新的、性質完全不同的曆史狀態和趨勢。在新的多元化和全球問題的基礎上,產生了全人類社會的共同利益。我們每一個人的利益也包含其中。我們必須以全球合作進步的全球治理為手段,正確處理和解決多元化與傳統一元化之間的矛盾和全球問題,促進多元主體在相互競爭的基礎上實現合作共贏、人人共享、民主平等、社會和諧,通過全球改革走向共同化,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全球政治、經濟新秩序,實現全人類社會的共同和平、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文明和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麵發展。這是一個充滿了矛盾、鬥爭、曲折、風險和希望的曆史轉型過程,它僅僅是開始。”

第二,作者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在人類社會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揭示了全球化發展的客觀規律,提出了一係列的指導思想和原則規範,探索了指導全球化發展的科學理論。作者在分析了全球化理論流派、發展曆史、科技、經濟、文化、政治、問題、治理、價值、道路等各方麵的內容之後,第一次創立了全球學這門新學科,提出了18個方麵的新理論:新全球化觀、新利益觀、新人性(權)觀、新矛盾觀、新多元化觀、新價值觀、新發展觀、新改革觀、新合作觀、新和平觀、新安全觀、新民主觀、新目的觀、新秩序觀、新和諧觀、新過程觀、新生態觀、新文明觀。經過科學的理論分析,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全球化絕對不是少數富國少數富人所獨霸獨享的全球化,而應該是人人共享、每一個人自由全麵發展的全球化。

第三,作者以強烈的責任意識,指出了在解決全球化問題中理想與現實嚴重脫節和背離的弊端。同時,詳盡地闡述了中國和平發展道路與和諧世界發展道路的創新實踐對其他國家的榜樣作用。作者引用印度社會學家拉姆戈帕爾·阿加亞拉的話來證明了這一點,“中國的成功試驗應該是人類曆史上最令人欽佩的。其他國家應該尊重她並向她學習。中國有時似乎還相信西方的宣傳,並將其成功歸功於西方的模式。但實際上,中國有自己的道路,值得研究,更值得在全世界借鑒和推廣”。沿著中國和平發展道路與和諧世界發展的道路,我們一定能夠實現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和諧的發展;我們一定能夠實現人人共享、每一個人自由全麵發展的全球化。

當然,全球化的重大課題和研究成果總會受到各方麵的批評,因為全球化是一個動態的曆史過程,在任何一個曆史時點來觀察、分析、證明它,總是有缺陷和不足的。這本書也不例外,特別是“無序、混亂的轉型過渡時期”這一問題,作者雖然注意到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但由於這一曆史時期可能會是一個較長的曆史階段,作者的分析和研究顯得還不夠充分和有力。

欣然為這本書作序,還在於:作者是一名學習型的高級幹部和業餘理論家,他的業餘時間幾乎全部用於學習、研究和寫作。幾十年如一日,著述頗豐,文章甚多,獎項也有。“十年磨一劍”,這是對本書出版的一個真實寫照!

我衷心地祝願作者在業餘理論研究領域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為大家奉獻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是為序。

2007年冬於北京

如今我們正處於昨日的世界與明日世界之間的一種過渡狀態,不再能從過去繼承下來的理論框架中得到哪怕大致的指導。

——[法]皮埃爾·德·塞納克倫斯

困難與其說在於提出各種新思想,不如說在於擺脫舊思想的束縛。

——[英]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底層人民擁有獲得成功的鑰匙。

——[秘魯]赫爾南多·德·索托

如果一個自由社會不能幫助大多數窮人,它就不能挽救少數富人。

——[美]約翰·肯尼迪

現代人類究竟在追求一種什麼樣的全球化?

——[英]阿蘭·魯格曼當今時代,最為流行最頻繁使用的概念莫過於“全球化”,而爭論最為激烈,認識最不一致的也莫過於“全球化”;更有甚者,世界上一切的不平衡狀態和不平等現象以及動蕩不安似乎也都來自於“全球化”。真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到底什麼是“全球化”,正是本書要討論的問題。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已經看到,研究全球化的成果是汗牛充棟、數不勝數。但是,有多少成果是真正有價值而能夠帶給人類福音的呢?我們不能說沒有,我們隻能說,我們正在努力!

本書所研究的全球學,是立足於實現全人類共同利益,實現每一個人全麵自由發展而人人共享的全球化的客觀基礎之上的。全球學的主題、本質及規律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和平、合作、改革、發展、共享、進步、和諧、文明。具體說,在全球化的今天和未來趨勢中,我們反對霸權主義論,反對均衡主義論,主張和諧進步論。因此,本書研究的目的,是試圖以和平合作發展共享進步為主旨,以造福全人類為目的,建立起嶄新的全球學體係,以完成對全球化的整體的初步研究。在這個總框架中:本書試圖探討性地回答了全球化的四個曆史性問題:究竟什麼是全球化;全球化究竟為什麼;究竟怎樣推動全球化的健康發展;全球化的未來究竟向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