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浙江義烏縣西北)人。是中國元末明初著名的學者。他學識淵博,為人處事也非常講信用。
宋濂從小時候起,就非常喜歡讀書學習,鑽研學問。但是他家裏很貧窮,上不起學,連書都買不起,隻好向有書的人借書讀。當地鄭義門的藏書非常豐富。他也很關心宋濂的學習,常常把書借給他讀。宋濂學習十分刻苦,在學習條件相當困難的情況下,還是閱讀了大量書籍。當他遇到好書的時候,愛不釋手,可是書是借別人的,不能不還,於是他就夜以繼日地把書抄寫下來。冬天,有時天氣很冷,外麵滴水成冰,室內也非常冷,連硯台都結了冰,手指也凍得幾乎拿不住筆了,但是他仍然堅持加緊抄書,抄完之後,及時把書還回去,從來沒有耽誤過還書的日期。就因為他誠實守信用,不少人都信得過他,才肯把書借給他讀。
到了成年,當地能讀到的書,宋濂都讀遍了。可是他求學的要求更加迫切了,他就常常到百裏以外的地方去尋師求學。有時還要背著行李,趕不回去,就隨便找個地方住下來,忍饑挨凍也灰心。有一次他和一位名師約定上門求學,正好碰上下大雪的天氣。上路之後,雪越下越大,路上的積雪幾尺深,但他為了不失約,顧不得凍壞雙腳,還是步行趕去了。到了客棧時,四肢都凍僵了。好心的店主人很受感動,給他熱水喝,蓋上被子,才漸漸暖和過來。
宋濂求教的老先生,都是很有名望的學者。隻要有機會,他一次也不放過求學的時機。他在外地學習,有時寄居在客店裏,生活很艱苦,為了節省開支費用,一天隻吃兩頓飯,衣服穿得補了又補,很破舊。但他以求知為快樂,別的什麼都不在意。就這樣,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刻苦求學,終於取得了成就。
一個人沒有信用,就難以立身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