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以逸待勞(1 / 2)

當犀武對著雞公山的項燕營寨無可奈何之際,也得到了魏王的勤王詔令。

當知道是公子卯壞了他大事的時候,他的怒火難耐。

可是也沒有辦法,隻能撤軍。

項燕不敢追擊,他害怕是魏軍的誘敵之計。

等魏軍撤到淮河北岸時,他隱隱知道,也許魏國內部發生了什麼。

就當他準備趁機北伐收複家園的時候,卻得到楚王命令,讓他跟著楚國太子東征。他最終放棄了奪回下相家鄉的機會,應為他知道隻要在楚國太子東征中好好表現,當楚國太子當了楚王,他們項家就會不一樣,很不一樣。

相比魏國的難纏,顯然越國要好對付的多。

自然楚國很不仗義的在盟友解圍以後,沒去搭把手,反而東征。

也表明戰國時代沒事麼友誼可將。

這位楚國太子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他有句名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他就是楚威王。

戰國時期楚國赫赫有名的一位君王。

我們先不管楚國救援壽春被圍的昭陽所部。

卻說魏武卒主力一日百裏,匆忙趕回大梁。自然,此時犀武的軍隊那是遠遠超過10萬,他還指揮著趕到的20餘萬勤王軍。如此龐大的軍隊,隻要孫臏不是傻瓜都會“退避三舍”

自然孫臏不僅退了,還放了大火。

這下,整個大梁附近的地主百姓遭了秧。

魏惠王得知後,氣死了。因為他的皇莊,別院都被燒了。損失同樣不小了

而他的大臣們同樣氣個半死。

一年前趙國君臣的心態,被魏國再次體會了一把。

不過趙武王顯然忍了下來。誰叫國力不如人。

可是作為霸主魏國,作為霸主的魏惠王沒有忍。

一項都是魏國欺負別人,哪裏有別人欺負魏國的。

於是犀武受命帶著十萬魏武卒追擊田忌孫臏了。

為什麼隻有十萬。很簡單,魏國的國力也維持不了超過十萬的大軍長期對外作戰。還有就是魏惠王不敢將大量軍隊交個犀武,上了龐涓一次大當以後,他不會在完全相信一個外姓將領,這也是他的兒子們為什麼都被重用的根源。

這下孫臏可高興了。他就怕犀武不追,一追。

他就有辦法一舉消滅魏國有生力量。將魏國從戰國霸主的主位上拉下來。

這個位置也該輪到齊國

坐坐了.

於是增兵減灶的奇謀被他完美的演示了。

如果沒有龐涓的介入,馬陵之戰,魏武卒全軍覆沒幾乎沒有人能阻止。

那麼龐涓會嗎。

答案是“我不知道'"

對於十萬魏武卒一步步走向死亡。

龐涓由於萬分,對於趙國而言,被削弱的魏國對趙國有利,也必不可少。可是更加有利於齊國。一旦齊國完敗魏國,那麼趙國在戰後不得不感受齊國更大的壓力,尤其是齊國還堅決反對趙國吞並中山國。

要知道對於中山國,趙國和燕國已經鬧得很不愉快,誰叫兩國都想吞並兩千裏的中山國了。

而當時。趙國正在忙著對中山國給予致命一擊。

這麼好的國際環境,你說龐涓能不好好利用。

是的,就在齊楚魏越混戰之際。就在秦國東征圍攻韓國櫟陽,這是秦國故都,位於今天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鎮。他是秦獻公在公元前383年遷都,目的地方便控製東部,爭霸中原。所以特別堅固。

在秦孝公

初期也是秦國故都。可惜被龐涓奪取以後逐步成為韓國西部重要軍事要塞,防務中心呢。也是韓國不斷侵襲秦國的大本營。

兩國為了爭奪這一代已經不是首次大戰了、

兩國較量可以說一直沒停過。韓國希望兼並秦國,稱霸西陲。

這也是他的東部,北部都是國力強於自己的韓趙,唯有西部秦國和南部楚國比較好欺負,原本韓國的戰略核心是聯合魏國瓜分楚國。

可是偏偏秦國為了奪回關中,不依不饒。韓昭王沒辦法。隻好集中韓國大部分軍事實力迎接商鞅變法日益成功的強秦的挑戰。

這樣完美的國際條件,你說龐涓怎麼可能不立即出兵消滅被趙國包圍的“毒瘤”中山國。

首先必須了解趙國變法後雖然訓練武裝了60萬陸水軍。

但是本著休養生息原則的龐涓根本沒有維持如此龐大的軍隊的能力。

他們大部分都沒有脫離生產,或者說整個戰國的軍隊都沒有脫離生產,以商鞅變法最為典型,就是建立“出則為軍,入則為民”的耕戰製度。

所有秦國人,他們生活的主題隻有兩個,一個是耕田種糧食。一個是打仗,其他娛樂都是沒有的,也不允許有,想娛樂,就練武,練十八般武器。

這使得秦國人的單兵能力逐漸超越山東六國,他們太變態了。

而慎到變法顯然沒有這麼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