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蕊統計了家裏的財產,村裏有一片地是大家共同耕種的,種出來的東西都是交給國家的,是國稅。而這種做法全國下去也有不少的村莊實行,不過不什麼熱呼就是了,關鍵是因為那些村裏沒這個月家村團結。
除了那片地,別的都已經分到各家了。月蕊家的地離她家很近,分家的時候,每家都會分到離自家近的地。如果沒有可以跟別家的換。村裏雖說靠河,可那條河不是很深,河岸邊有好多個小池溏,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自己的一個池溏。月蕊家也有一個池溏,這個池溏不算小,在村裏算是中等,有一畝七分的寬度。
村對麵是一坐坐小崗坡,這個時候人口密度並不是很大,月蕊也有自家的一座小山,離村子近的這山坡很少有野 出沒,就算有也隻是一些野雞野鴨。離山坡很遠的山林裏有一個湖,動物們通常都會到那裏喝水,所以村裏的這條河可以說是安全的,經常有男娃子到河裏遊泳。
有河就有沙,月蕊住的月家村有一大片的沙地,都是在河岸的兩旁,可以說是老天賞臉,從她們 祖輩開始就沒有聽說過這條河發過水。其實從前月蕊的記憶得出結論,這條河的地形想發河水很難。當然了,為了防上河岸倒塌,河岸邊第隔十米都種有一稞果樹。月蕊家的三畝的沙地,雖然離家有點遠,但是別家的更遠,人力去種植並不費力。
村裏的良田並不多,大多數都是村裏共有的公家良田,那家有能力,也可以買來種,不過村裏有這個能力人很少,隻是十來年才出一戶,最多也就買一個畝良田。不過大家都不喜歡買,因為侍候得好一點的地收成還可以,而且他們這邊近水,不怕種不活稻子,次些的田也有一定的收成。雖說村裏的良田不多,但是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良田,國家政策之一,每家都分得到一畝良田。
月家村還有一大片的山地,這片山地是大家開荒出來的,那一大片的荒山是平的,大家開荒出來後,平分了山地,月蕊家就有四畝山地。山地並沒有說可以無限開荒,村裏可以開荒的就是那一片,現在已經開出來的。當然了,自家分得的山地也可以開出來,但是很少有人去開,因為山坡的樹木可以砍去買幾個錢。
果樹,村裏也沒少種,但是結出的果子並不多,月蕊家老爹身體好的時候種過一片龍眼樹,但他生病後,龍眼樹園連年無人管理,每年能進她們肚子的沒幾個。
總的田地就那麼多了,家裏有一頭牛,月家村村裏跟別的村不一樣,在別的村民眼裏,月家村算是個富戶了,因為月家村家家戶戶都有一頭牛。其實這並不是月家村的牛多,而月家村的村長算得好,國家規定一家不能有兩隻牛,別村的還會賣小牛,但月家村就不會了,小牛生出來囑於公家的,你不服氣可以出去,但出去後別說你是月家村的,沒有月家村無私奉獻精神,你算什麼月家的。因為不準賣牛,這幾百年來,村裏已經是家家有牛了。當然了,幾百年不買,那村裏的牛肯定會有多餘的,但月家村不會,因為當村家裏家家有牛的時候,就把那些老牛賣了。會有人不樂意嗎,賣牛的錢不是自家的?不會,因為以前的以前,從他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時候,自家的牛都是村裏公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