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海同濟隻將錢交了三天,也是有這方麵的顧慮在裏麵,萬一兩人的運氣不好,直接領了一日遊的船票怎麼辦。
眼下這種擔憂還真的成了現實,雖然隻是他們其中一人應驗了。
心中有著這份擔憂,林峰的腦海裏,不由自主地就回想起了,雛鷹杯的賽製賽規,和整個流程。
比賽一開始首先是,三輪淘汰賽,這個過程就好像大浪淘沙一般。一開始的兩千多名參賽選手,再經過三輪淘汰賽後,龐大的人數就會有九成以上給殘酷地淘汰出比賽。
淘汰賽就像它表麵的含義一般,真真正正算得上是大浪淘沙,在這三輪激烈地逐次淘汰下來,還能夠留下來的,除了幾個別運氣逆天的選手以外,在十八到二十五歲這個區間的青年武者裏,實力也算得上是一流人物了,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披沙煉金!
賽製進行到如今,過了第一天,前兩輪淘汰賽算是過去了,明天上午還有一輪淘汰賽,然後接下來就是比之淘汰賽更為殘酷的突圍賽了。
好不容易闖過三輪淘汰賽的青年武者們,接下來就會被集中到中央擂台上進行無差別的混戰。
好像古代的巫蠱師要培育挑選出絕佳的蠱蟲一般。
兩百多名青年武者,接下來會分成五組,在各自所在的會館裏進行一場殘酷的大混戰,直至五個賽區兩百多名參賽者分出最後的一百強為止。
這是整個比賽最為殘酷的一個環節,也是玉清宗雛鷹杯最受外人詬病的一個地方,因為大混戰的背景簡直是給人暗箱操作,陰謀滋生絕佳的土壤。
可以想象的,若是不加限製的話,雛鷹杯賽製設置的突圍賽這個環節無疑給了那些武道家族、大勢力操縱比賽的一個絕佳條件。
為了讓自己家族的武者,或是屬於自身勢力的武者從突圍賽裏晉級,甚至在後麵的比賽裏走得更遠。
他們無疑會在場外花費大價錢大代價,買通一些成功晉級卻又無望後麵比賽,隻想大撈一筆的參賽者,為他們各自勢力的參賽武者,保駕護航。
甚至還會出現,幾名甚至十幾名武者被收買串通在一起,針對某個在淘汰賽內表現出眾的天才武者,淘汰他,為本勢力的武者,掃清後麵的障礙的情況發生。
而在以往的雛鷹杯曆屆比賽中,也確實有過這樣的情況發生過。
畢竟大家都是通過三輪淘汰賽晉級的,就算其中有些武者的實力,要比其餘參賽者高出一大截。
可以蟻多還能咬死象呢,更何況淘汰賽內的青年武者無一不是同輩當中的佼佼者,武力出眾。
他們可不是螞蟻,那些實力拔尖出眾的天才武者,若是單對單跟他們打起來,他們會輸,可要是兩個對一個,甚至是四對一,五對一,那麼最後鹿死誰手,還猶未可知。
所謂的天才跟他們比起來,頂多是狼與獅子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