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皇權的威嚴,都是靠屍山血海堆砌出來的。
手握生殺大權,這便是當權者被下位者所敬畏的最重要的原因。
生殺大權,聽起來簡直狂拽炫酷吊炸天。
可要玩不好,輕則被視為暴君,遺臭萬年,重則可是要被群起而攻之,亡國的。
在曆史的長河中,毫無爭議,能被稱之為明君的帝王,十根手指就能數的過來。
而暴君和亡國之君,卻數不勝數。
為君不易,想成為一代明君更是難上加難。
這不止要自身通達明理,更要人和。
倘若身邊盡是佞臣小人,任他再英明的君王也無法施展其抱負。
因此,衛泱並不反對她母後除奸斬佞,取了定遠侯龐世卿的性命。
隻是誅九族,太殘暴。
龐氏一族,算是大夏國頗具名望的大家族,人丁興旺。
在京中的族親,少說也有兩三百人。
再算上其他分居在大夏各州的族親,隻怕已逾千人。
一氣兒要取上千人的性命,想想就叫人覺得毛骨悚然。
窗外,雨依舊未停歇。
恍惚間,衛泱竟聞到了一股血腥味。
整個皇宮,不,是整座京都城眼下都被籠罩在一片腥風血雨之中。
任大雨滂沱,也洗刷不盡那衝天的怨氣。
夢中,那一張張模糊的麵孔開始漸漸清晰起來。
那是她曾見過的龐家人。
有定遠侯夫人唐氏,還有龐家的姑奶奶龐世馨和龐如燕剛滿五歲的小侄兒。
這些人,如今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此刻,衛泱才算真正體會到,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話的意思。
就在前兒個,她也是險些死於非命的。
活著還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才要更加認真的活著吧。
衛泱尋思著,簡單整理好心情,便端起矮幾上的湯藥,大口喝了起來。
能在前朝占有一席之地的,都不是傻子。
正相反,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皆是大夏國上下,最足智多謀的人才。
眾人心裏都明鏡似的,知這回的事,是皇上聽信國丈定遠侯龐世卿的挑唆,欲褫奪樊太後垂簾聽政的大權。
然而為了皇族顏麵,也為了粉飾太平。
此次事件,隻對外宣稱,是定遠侯與皇後龐如燕父女居心叵測,意圖謀反。
皇上對此事毫不知情。
至於皇上這兩日為何沒有上朝,是因為被國丈和皇後謀逆之事氣傷了身子,正在閉關靜養。
人前,太後與皇上依舊是母慈子孝,同仇敵愾。
到此,逼宮一事看似已經告一段落,實則遠還沒了。
衛泱並不善權術,卻也知僅憑定遠侯龐氏一族之力,既不敢,也策劃不了這次的逼宮之事。
龐氏一族隻是被推在前頭的炮灰,其背後必定有另一股甚至多股勢力支持。
至於這些勢力究竟來自何方,衛泱心裏有數,想必她母後心裏該更加清楚。
有實力給國丈撐腰,並有理由這麼做的,除了宗室中人還能有誰。
究竟是成王還是端王?
或者兩位都有參與其中?
經此一事,前朝再想要風平浪靜,已是不能夠了。
前朝異動,必將影響到後宮安寧。
衛泱捧著空藥碗,為自己就這樣草草結束的平靜生活,默哀了三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