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賓勞在波蘭的華沙正預備同他的愛人安妮結婚時,德軍入侵了。在一片混亂下,賓勞和其他猶太人一樣被拉上一輛貨車,送進了集中營。在那裏,他被關到1945年二戰結束時。
在剛進入集中營的最初幾天裏,他不停地在想:“安妮在哪裏?”以後那些日子他開始忍受痛苦的煎熬。賓勞與其他4000名猶太人一樣,每天隻有一塊麵包和一碗湯。他經受著肉體和精神的折磨,但仍艱難地活著。
離解放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營內的人數由4000一下子跌到了不足500人。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蓋世太保的秘密警察隻有把這些犯人的腳串聯地縛著,然後命令他們一個跟一個地離開集中營,在嚴寒之中穿過雪地前進。衰弱不堪加上疾病纏身,很多人都在雪地上倒下去了,他們就被留在那裏直至凍僵為止。賓勞雖然也是貧疾交加,但在他內心深處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鼓舞著他,那就是一定要見到安妮,永遠不放棄希望。
賓勞至今清晰地記得那個難忘的早晨,隆隆的轟鳴聲自山後方傳來,接著在地平線上出現了坦克,並且迅速穿過正在消融的雪地。終於,那些美軍追上來解救了那些可憐的猶太人,賓勞自由了。
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安妮。此時他的內心充滿了喜悅與不安:安妮是否還活著?她結婚了嗎?另一個幸存者告訴賓勞,他聽說安妮在史杜格,有人曾在那裏見到過她。
於是,賓勞長途跋涉來到史杜格。當他坐上公共汽車穿過市中心時,突然看見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站在街頭。他跳下車,旋風似的跑到她麵前。他們彼此對望,在眼眸深處,他們知道彼此仍然愛對方。他們擁抱,又哭又笑,訴說離別的痛苦。
賓勞秉承不放棄的信念,於絕境中獲得重生,與自己的心上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故事,悟道理:
你若處於絕境中一定要具有不放棄的信念,因為隻要信念在,希望就在。的確,在麵臨困境的時候,若能直麵,就會被激發出重整旗鼓的勇氣。在絕望中默默地努力,默默地等待,希望就會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