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山東有個富家子弟,人們都稱他為山東公子。山東公子因為家中富有,所以從小嬌生慣養,特別好安逸,不喜歡勞作,不喜歡吃苦。即使路途很近,就在鄉裏之間,沒有馬騎他也不肯走著去。
有一天,他的父親叫他到京城去辦件事。他挑選了一匹跑得又快又好的馬騎乘,同時還挑選了一批又強壯又能幹的仆人跟隨。
一路上在仆人的精心照料下,他握著馬韁繩上馬,握著馬韁繩下馬,握著馬韁繩走過險路,蹚過河水。由於馬跑得快,仆人服侍得好,他每天都能走200裏路,然後住宿,得到舒適又充分的休息。他一路逍遙自在,心裏十分滿足。
有一天,正在他飄飄然之際,突然在路上躥出了一夥強盜,搶走了他的馬匹,搶走了他隨身攜帶的金錢。身邊的仆人一看情形不好,也乘機逃走了。他哭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茫然四顧,卻沒有一個人來救助他。
這時,山東公子左右為難。對於他來說,馬匹、仆人和錢財是他出遠門的依靠和資本,一旦失去這些能不痛苦嗎?因為平時缺乏鍛煉,他的腿腳沒別人快,他的力氣沒別人大,前進不能,後退也不能,向左邊看,左邊沒人幫他,向右邊看,右邊也沒人幫他,難道就甘心死在溝壑裏嗎?
在這種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他心裏想:我雖然無馬,但我有腳。我的腳雖然沒有別人走得快,但不是不能走。我身邊雖然沒有仆人了,但我身上還有力氣。身上的力氣雖然小,但還能支持住身子。別人走得快像飛一樣到達,我走得慢像砍斷腳的殘疾人一點兒一點兒挪動,也可以到達。別人可以在庚時到,我可以在癸時到。一個人隻要不怕辛苦,不以落後為恥辱,雖然沒有馬和仆人的幫助,最後也會到達目的地。他仔細思考了一陣,振作精神,決定回過頭來靠自己。
他咬著牙從地上爬起來試著往前走。他的兩腿腫了,腳掌磨出了繭子,他忍住了疼痛,忍住了饑餓,一點兒一點兒往前挪蹭,一直挪蹭了半個月才到達京城。雖然中間經過了很長時間,晚些到達目的地,但他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到達的。
讀故事,悟道理:
隻要憑著堅強的意誌,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事情,即使條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