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一戰,作為曾經的東方軍事大國,趙國從此開始沒落,一蹶不振。後人多笑趙括隻會紙上談兵,不堪大用。其實,在此役中,趙括除了開始有點輕敵冒進之外,被圍後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五十萬秦軍死傷者比趙軍還多,這一點就是最好的證明。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趙括年輕時曾隨父征戰,打的都是勝仗,對戰爭的殘酷性認識不足,加上不觀天時,不察地利,不謀人和,失敗也自是意料之中的事了!用現在的戰爭觀點來看,戰爭打的就是綜合國力,趙國地薄人眾,怎能與當時的秦國相提並論?趙國的失敗,隻是時間問題,趙括用自己的年輕和無知,就這樣背上了一個沉重的曆史包袱,這不能不說是他個人的悲哀。再說白起,他無凝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如果說吳起開了古代特種作戰的先河,那白起肯定是第一個組織這麼大規模的運動戰專家。戰國初期,一般國與國之間的交戰,人數一般都在十萬以下。而白起指揮四五十萬之眾,舉重若輕,指揮若定,盡管付出了一半秦軍的代價,卻全殲了了趙軍的精銳,從而加快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進程。
話說趙括一死,趙軍很快就失去了戰鬥力,八萬敢死隊幾乎死盡,剩下的都降了秦國。僵持了三年的秦、趙長平之戰至此終於劃上了一個悲壯、蒼涼的句號。白起開始組織部隊打掃戰場,清點人數,器械,掩埋雙方死亡士兵的屍體,足足忙了七八日。這一仗,己方傷亡二十五萬左右,而趙軍死亡有十五萬之眾,被俘者四十萬上下。但奇怪的是,士兵們一直找不到趙括的屍體。白起一邊將繳獲的物資源源不斷運回秦國,一邊寫好戰報,派出快騎送呈秦王。在戰報的後麵,白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秦國應該趁此戰之威,在趙國沒有了什麼抵抗之力之下迅速拿下它!白起命令軍隊就地駐紮,一邊補充兵員,一邊休整,等待秦王的命令。但那四十萬降兵此時卻成了個大問題!把他們編入作戰部隊嘛,但燕趙之士,素來忠義,說不定哪天就嘩變了!放他們回國?那更不可能,這些都是趙軍的精銳,此舉無異於放虎歸山!況且此役秦國也犧牲了不少將士,哪能讓他們的血白流?就這樣軟禁著,那更不是辦法,老實說,這僵持了三年的戰爭,讓秦國也消耗了大量國庫,哪有那麼多口糧來供養他們?最後,白起做出了一個相當殘忍的決定,除了放回二百四十六名年輕的,其餘的全部挖了幾個大坑,活埋了!或許,白起這樣做,自有他的苦衷,但他這一短視的行為,卻給日後秦軍圍攻邯鄲帶來了不少麻煩,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秦王親赴河內組織後勤,保障了這次戰爭的勝利,但也幾乎耗盡了他的心力!回到鹹陽,人一放鬆竟然大病了一場。雖然在禦醫的精心調理下,慢慢有所好轉,但身體卻大不如以前。當他把白起的建議拿到朝中與眾大臣商議的時候,讚成和反對的幾乎一樣多。秦王把目光投向默不作聲的範睢,而範睢的內心卻打起了小算盤。白起先克楚,再克趙,若再讓他順勢攻下趙國,以後在秦王麵前,哪還有他範睢站的地方嗎?於是他站了出來,說此役秦國雖然大獲全勝,但也元氣大傷,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讓民生息,讓軍隊休整,最起碼也要一年之後再作他圖!秦王雖然有意繼續出兵,但無奈身體抱恙,現在給範睢這麼一說,想想也有道理,於是作罷,下令讓白起擇日班師。一來一去,這事就拖了一月有餘。
再說風兒和萬花流離開韓國,一路上盡量避開大路,專走小路,終於回到了趙國都城邯鄲。兩人在邯鄲停留休息了幾天,開始收拾行裝北上。過了中山,繼續向西北行進,一路走了十幾天,身邊的景物漸漸不同起來。樹林少了,河流少了,身邊能看到的,幾乎都是一些光禿禿的黃土山,彼此相連著,起伏著,望不到盡頭。偶爾看到一條河流,那又是另外一片景象:河的兩岸,都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草原。盡管已經入秋,草長得不算太長,有時還能若隱若現地看到成千上萬的羊群,讓風兒和萬花流這兩個來自中原和江南的年輕人驚歎不已!趙國西北兩個方向有三個郡,即西邊的雁門和北麵的代郡,還有一個處在這兩郡之間、正西北角的雲中郡。這三個地方,都是中原的門戶,是抵擋外族入侵的重要關隘。那時漢人喜歡把周圍的少數民族稱為南蠻北狄,東夷西戎。而雁門關,就是抵擋西戎的第一道關口,守將就是頗有名氣的東方六將之一——李牧。榆次在雁門的南麵,騎馬大概半日的路程,是雁門的大後方,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軍事重鎮。因為雁門靠近塞外,整日黃沙漫天,土地貧瘠,而榆次則保證了它的糧食和兵員的供給。李牧能長期鎮守雁門而不失,除了他能征善戰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和榆次的蓋聶是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