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因為真實,所以美麗。”
培根也講過:“真實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人生的主要內容不是浮華和虛榮,每個人都應有更高的目標。
當一個人恢複了自信,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去工作、去學習、去生活時,那種從內心煥發出的光彩會使整個人看上去很美麗。
春秋時,齊國的大臣晏子個兒很矮。一次齊王派他出使楚國,楚王想羞辱他,就在大門旁開了一個小門“請”晏子進去。晏子沒有動怒,隻是說:“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楚王隻得請晏子從大門進去。
晏子不負使命,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國家的尊嚴。他懂得“人豈能使我輕重哉”的道理,但很多人還要以貌取人,以貌去悅人,這多麼可悲啊!我們為什麼就不能挺起胸,自信樂觀地做人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優缺點,你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某些世俗的觀念,就將自己改造成他人。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別人怎麼看你,那是他個人的問題,與你沒多大關係。而你怎樣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3.自信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
美國著名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鼓勵人們建立自信的方法是:一個人在做事之前,可以大喊50遍“我成功,因為我自信”,這樣就可以獲得動力!同樣,欲成大事者麵對挫折也要有這種觀念和方法。
每個經曆挫折後取得成功的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信心產生力量,隻要相信自己,即使追求的目標如移山倒海,終有成功的一天。
信心是一種最堅強的內在力量,它能夠幫助你渡過最艱難困苦的時期,直到曙光最終出現。信心從未令人失望,他會使人發現自身的價值和潛能,取得成功。
卡耐基說:自信才能成功。
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得到這樣的結論。任何一個成大事者都是絕對自信的,而那些碌碌無為的人,隻要偶爾遇到一點挫折,他們就會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失敗的人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自己不相信自己。
古人曾說:“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沒有自信的人是很難成功的,就像沒有脊梁骨的人那樣站得挺直。
我們這裏要強調的是每個人都“渴望成功”。
毫無疑問,成功是每一個人的夢。這個夢與生命同在,至死方休。
有一個墨西哥女人和丈夫、孩子一起移民美國,當他們抵達德州邊界艾爾巴索城的時候,她丈夫不告而別,離她而去,留下她束手無策地麵對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22歲的她帶著孩子,饑寒交迫。雖然口袋裏隻剩下幾塊錢,還是毅然地買下車票前往加州。在一家墨西哥餐館裏打工,從大半夜做到早晨6點鍾,收入隻有區區幾塊錢。然而她省吃儉用,努力儲蓄,她要將每一角錢都存下來。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自己開一家墨西哥小吃店,專賣墨西哥肉餅。
有一天,她拿著辛苦攢下來的一筆錢,跑到銀行向經理申請貸款,她說:“我想買下一間房間,經營墨西哥小吃。如果你肯借給我幾千塊錢,那麼我的願望就能夠實現。”
一個陌生的外地女人,沒有財產抵押,沒有擔保人。她自己也不知能否成功。但是幸運的是,銀行家佩服她的膽識,決定冒險資助。
她25歲起經營自己的墨西哥肉餅,經過15年的努力,這間小吃店擴展成為全美最大的墨西哥食品批發店。這個女人就是拉夢娜·巴努宜洛斯,她後來擔任過美國財政部長。
這是一份自信帶來的成功。自信使她白手起家尋求生路;自信使她有了膽量;自信也給她帶來了聰明和智慧。任何人都會成功,隻要你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那麼你將如願以償。
自信與膽量密切相關,自信可以生出膽量,同樣,膽量也可以生出自信,而缺乏膽量或過分的自我批判就會削弱自信,包括一些偉大的科學家在內。
猶太物理學家埃倫菲斯特具有非凡的評價和批判能力,因此一些偉大的物理學家常常樂意征求他的意見,他還常常應邀出席科學會議,但是他也把這種嚴峻的批判用在自己身上。
這種過分的自我批判傾向扼殺了這位科學家的才華,使其喪失了創造才能。結果,他的思想產物還沒有問世,這種過分挑剔的批判就奪走了他對它們的愛,埃倫菲斯特最後竟厭世自殺了。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談到科學家的膽魄問題:“當你老了,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小……因為你一旦有了新思想,會馬上想到一堆永無止境的爭論,害怕前進。當你年輕力壯時,可以到處尋求新的觀念,大膽麵對挑戰,而年紀大了的人疲於奔波,疲於爭論。我常常問自己,是否已經丟掉了自己的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