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英不再想與兒子們嘮叨,她踮著腳尖又望了三天,終於有一天的一個大早,她剛打開前院的大門,一個當兵模樣的人匆匆跨了進來,他一進門就交給玉英一封信,並告訴說:“大娘,請你把這封信交給你兒子吧,我不進去了,就在外麵等他。”
“小兄弟,你還是進屋喝口茶吧,我這就把東西交給我兒子去,你到前廳裏去等著。”玉英還是要把他請進屋來。
那個當兵的沒再說話,跟著玉英一同進到了前廳。
玉英先給他倒了一杯茶,然後就一個人進到了後院。
不大一會兒,誌承手裏拿著已經打開了的信封同母親一齊來到前廳,同時在向她介紹道:“媽!刁叔叔說怕我們拿不出錢來,這單生意定我們出一萬大洋,他出一萬大洋,利潤四六開,他得六,我們得四。”
“好吧,這次他既然這麼定了就依他的,下次你見著了他你就跟他說,以後我們多出點,不管生意多大我們也接,反正一單生意隻有十來天的時間,咱們去湊錢來。”
“是,等我見了他就一定跟他說,有錢賺的生意不怕做得大。”誌承說到這裏,接著向那當兵的打招呼道:“小劉,麻煩你這麼早就給我們送來了信。”
“這是長官吩咐的,他說什麼時候送到就要什麼時候送到,並不關你們的事。”
“不管怎麼說,這生意反正有我們的一半,我也就該謝謝你。”
“你們這樣的客氣話還是少說,爭取快點動身,長官交代得急。”
“好,我拿了錢和行李就走。”早飯都沒有來得及吃,誌承就跟著那個當兵的走了。
誌承這一回出門,方家的人沒有上回那麼擔心了,隻是天天數著日子過,希望這十多天快點過去。還沒等到滿十五天,誌承又興致勃勃地回來了,他進屋時正趕上大家在吃午飯。便自個放下行李,在飯桌上一邊吃飯就一邊高興地向大家介紹道:“媽!這一回又分了兩千大洋,掙這樣的錢真是不費力。”
玉英對這一回的生意早有預料,她所關心的是下一單的生意,她問道:“下一單的生意是怎麼安排的啊?”
“我把您的意思跟他說了,他說他去想辦法,要我們準備著。媽,這樣一來,我們有了成本,明年春季就可以大量發信出去,要各家重新種植煙葉。明年上半年,我要姑爹帶我去到漢口找趙伯伯去,要是能找到他們,兩個生意一起做,那我們就又要翻身了。”
“誌承啦,手頭這個生意我們還做兩單就收手吧,我心裏總覺得做這樣的生意不踏實。還是做煙葉生意讓人安心。”玉英對這個生意還是不大放心。
“好,您說不做就不做吧。我隻是覺得太可惜了。”誌承也點頭答應。
在此吃飯的其他人都沒有表示反對或讚成,隻有秀梅從內心鬆了一口氣,在她心裏,總是覺得這生意有很大的風險,可是現在賺了錢回來了,她也不好說什麼。
在這種氣份中,又迎來了一個新年。連著過了幾個平平淡淡的年,今年雖然有了這樣兩筆意外的收入,因為算計著還要做成本,也就不敢大膽地花銷,希望緊過今年,明年就一定能過上一個富有的年了。
剛剛過了正月十五,刁團長又派了人來,玉英一見他進門,就馬上吩咐秀梅熱情的招待,並對坐在這裏的誌清說:“你陪陪他,我去菜地裏找誌承去,他和誌明都在菜地裏。”她說罷就獨自出了門。
不大一會兒,誌承跟著母親進來,他連忙招呼道:“小劉!你來了,走這麼遠辛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