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妙計巧撒網,水落待石出(1 / 2)

是夜,孟昭書房內。

“我已經派了可靠的人把守,應該可以放心。”

“娘,這是怎麼一回事。”孟月清急急問道。

“唉。”孟昭長歎一口氣,神色黯淡,坐在太師椅上,“雖然你一直都跟隨你師父學藝,不過我想你對朝廷之事應該很清楚。靜安王厲桐安一直覬覦王位,而恰好現在皇上病重,政變一觸即發。咱們孟家一直支持的是順安王厲櫻離,想明哲保身都不可能。我覺得靜安王已經按耐不住了。前些日子,她上書要求更換九門提督,很明顯要控製京畿重地,其實皇上心裏明白,隻是現在朝中半數是她靜安王的人,皇上身子大不如前,也無力和她糾纏。我和順安王商量怎樣阻止她拿到京都兵權,誰知第二天上朝時還沒開口卻讓靜安王先擺了一道。”

“所以您懷疑有內奸。”

“不錯。”孟昭點了點頭。

“娘,”孟月清低著頭,默然了一會兒,輕聲說道,“您是知道的,孩兒一直不想被卷入政治當中,清兒想要的隻是平平安安,恬淡安逸。”

“娘知道。”孟昭無奈的點點頭,“手足相殘不覺苦,最是無情帝王家。朝堂紛爭,變幻莫測,縱使萬分小心也難保周全。娘也不想你陷入這個泥團,隻是…”

不等孟昭說完,孟月清猛一抬頭接著說:“娘,我知道。”雙目遙望,滿眼清明,深邃難測,“在世為人,總有要承擔的責任,其實我早就明白,隻是一直不想去麵對,看樣子如今是不麵對也不行了。我孟家世襲安國公的侯位,而娘你如今又是兵部尚書,兼太女太保,大姐娶的是順安王的同胞弟弟,二哥嫁的是吏部尚書之女,而我自小便和厲櫻離交好,師父在府上的時候還同時教過我倆,我孟家早就與順安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盤根錯節,怎麼可能置身事外。就算我一個人逍遙在外,不管靜安王是否得勢,以她的為人又怎可能放過我。況且若是真讓靜安王登基,她也絕對不會是一代明君,天下百姓恐怕從此難逃水深火熱。隻是櫻離雖然胸襟,能力很適合坐君王,可是太過心慈手軟,怕是難堪大任啊。”

孟昭剛想說些什麼,孟月清卻馬上道:“娘你放心,清兒留下來,若是現在走了,棄親人,視為不孝,舍朋友,視為不義,拋國家,視為不忠。不論是於家於國還是於個人,我都應該留下來。”

“清兒能夠如此想最好不過了。”孟昭歡喜的拍了拍孟月清的肩膀。

“可是娘,孩兒請娘,若是有指婚一定幫我拒絕。”

“如果可以的話,我一定。”

“奸細的事交給我來辦吧,不過暫時請娘還要一如既往,不要讓人以為我們已經察覺了。”

“這個好辦。”

“那清兒先回房了。”

“你好好休息吧。”

孟月清躬身退了出來,麵有憂色,無奈的搖了搖頭,回房了。第二日上午,孟昭下朝回來,對身邊的小廝說:“去,讓二小姐到我書房來一下。”

“娘,又有什麼事發生了。”孟月清見孟昭麵露憂色,心中更感焦慮。

“皇上還是不能理政,今日下詔由四皇女靜安王代為理政。”孟昭滿臉憤怒,握緊了拳頭,狠狠的砸了一下桌子。

“再過九天就是娘的五十大壽了。”孟月清卻突然一臉的輕鬆。

“皇上病危,靜安王攝政,我怎麼能在這個時候大擺筵席呢。”孟昭不解的看著女兒。

“娘,你和順安王談話內容被泄,那次有誰跟著你去見順安王了呢。”

“怎麼,你懷疑那裏麵有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