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拉·封丹寓言(1 / 3)

狐狸和囚籠中的獅子

獅子被囚禁在籠子裏了,狐狸小心翼翼地靠了過來,隔著鐵柵欄辱罵獅子。

“你罵的是我現在的遭遇處境。”獅子平靜地說。

讀故事,悟道理:

強者身陷厄運常會受到勢利小人的非難,這正是“虎落平川被犬欺”。

偽裝成牧羊人的狼

狼為了能逮住羊,使用了狐狸的招數,它要改變自己的形象,讓羊看不出它是狼。

它扮成了牧羊人居約的模樣。服裝、坎肩、帽子都穿戴整齊,還找了根木棍做牧杖,更值得表揚的是它還沒忘帶上牧羊人獨有的笛子。帽子上還寫著:“我是這群羊的放牧人,名字叫居約。”它試著用前爪抓著牧杖,小心翼翼地靠近了羊群。真正的居約正躺在草地上打盹,牧羊犬、羊,還有笛子都沒有發出一點兒聲音,沒有人警覺。

狼想把羊趕到密林之中,它學著居約的聲音吆喝起來,就是這一聲暴露了它的身份。這醜陋的聲音驚醒了所有的人。狼的裝束使它跑不快,結果它被牧羊人捉住了。

讀故事,悟道理:

壞人裝得再像也會露出馬腳,失敗是必然的。

猴子和貓

有一隻名叫貝特朗的猴子,還有一隻貓叫哈東,它們住在一起,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並且同屬於一個主人。

它們倆太壞了,做了很多損人利己的事情。像家裏有什麼東西被損壞了、東西丟了、奶酪沒有了,就準保是它們倆幹的好事。

一次,這兩個家夥看到灶膛的一角擱著些栗子。能偷吃些栗子,那可真妙不可言了。但是讓誰從火中取出栗子呢?這成了個難題,猴子奸詐些,它要讓貓去掏。

“兄弟,今天可是你展現才華的時候了,這可是你的看家本領哦。”

話才說完,這個好大喜功的哈東就行動了,它用靈活的爪子撥開爐火,接著縮回爪子,又連續幾次,從火中把栗子一個個取出來,而這個狡猾的貝特朗卻抓緊時機大嚼栗子。

讀故事,悟道理:

有這樣的朋友,你隻會吃虧,他總是在利用你。

貓和狐狸

貓和狐狸,兩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做出的樣子卻像兩個聖人,它們要去聖地朝拜。

它們是地道的騙子,一路上不少的家禽被它們騙來吃掉,甚至還有奶酪,它們就這樣省去了路上的花費。

漫長的旅途,乏味無趣,要有事情做才能打發,它們經常爭論,時間倒也過得很快。對它們來說,好的精神全靠爭論得來,所以爭論必不可少。它們無休無止地爭吵著,最多的話語卻是對自己的吹捧和對朋友的貶低。

狐狸說:“朋友,你不要認為自己有多麼高明,我知道的就比你多,我有很多的計謀。”貓反駁道:“不可能!我有一個能勝過任何計謀的手段,非常高明,由不得你不信。”狐狸和貓就這樣激烈地爭論著,它們都不能說服對方,持續了很久,如果不是一隻獵狗的到來,它們根本就沒有停止的意思。

獵狗馬上就到跟前了,貓挖苦狐狸:“親愛的朋友,你多想出幾個辦法來對付獵狗,我相信你一定能行,那我就先用我的絕招了,再見。”說完,貓爬上了樹,撇下狐狸一個人在下邊。

狐狸絞盡腦汁地想啊,想出了成千上萬個招數,它到處躲藏,無數次地把獵狗帶進死胡同,又無數次地躲進洞穴,但都被逼出來。最後一次,它運氣不好,被凶猛的獵狗撲到,扼住了它的喉嚨……讀故事,悟道理:

一招克敵製勝遠比那萬千計謀有用。

野兔的耳朵

獅子被一隻有角的野獸撞傷,它非常惱怒,便下令,在它的王國裏,限製有角動物的自由,要流放它們。因為它擔心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使它的麵子難堪。有角的動物聞風而動,紛紛搬家。公羊、公牛、公鹿……都急著要搬走,人心惶惶。

這場風波居然波及了一隻野兔。這隻可愛的小兔子,不經意間在河水中看到了自己的耳朵,它害怕極了。“要是有人說我的耳朵是角,我的日子也就不好過了。”它心裏這麼想著,也就下決心要搬家了。它告別它的鄰居蟋蟀:“再見了,我的朋友,我要搬走了,我害怕會受到迫害,我的耳朵給我帶來了煩惱。”蟋蟀表示了自己的不理解,在它看來,兔子的耳朵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被人看成角的。

“我害怕會有人這麼看,”野兔膽戰心驚,“甚至會把我的耳朵當作是獨角獸的角,我否認是沒有用的,我越是辯解和抗爭,就越會招來誤解,它們會以為我是在發瘋。”

讀故事,悟道理: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明哲保身的辦法,對於社會,我們應該警覺,不能麻木,在故事裏你更不能說野兔就是膽小。

公雞和狐狸

公雞飛上了樹杈,狐狸還在打它的主意。“尊敬的公雞大哥,您好啊!”狐狸很客氣。“我提議我們用和平來代替對抗吧!我為我之前對您的不敬道歉,乞求您的諒解,讓我們冰釋前嫌,做最好的朋友吧!我要跑遍全森林,告訴大夥兒這個消息,你也可以盡情地玩樂,請接受我的吻。”“親愛的朋友,能聽到你這樣說,我由衷地高興。我看到有兩隻獵狗正跑過來,它們一定也是來聽這最妙的消息的,它們要到了,我馬上下來擁抱你。”“親愛的朋友,還是下次吧,我有些事情要忙著做,下次見!”狐狸迅速地跑遠了。

讀故事,悟道理:

認清了壞人的本性,無論是什麼樣的花言巧語都不為之所動,才能想辦法使壞人的目的不能達成。

鹿和葡萄架

鹿為了擺脫獵人的追捕,躲進了一片高大的葡萄架下,憑借葡萄架的遮擋以及天氣情況(獵人們看不到、獵犬也成了睜眼瞎),得以死裏逃生,它鬆了一口氣。

獵人們認為是他們的獵犬弄錯了方向,於是喚回了獵犬。

脫離危險的鹿幹了一件極其愚蠢的事情,這給它造成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它完全放心了,正好也餓了,便開始仰頭大嚼葡萄葉。

不遠處的獵人聽到了動靜,他們又看到了希望,返回來繼續對鹿展開追捕。

起初遮掩鹿的葡萄葉成了它的腹中餐,這下它徹底地暴露在獵人和獵犬麵前,它無法逃脫了。也是在葡萄架下,鹿被捉住了。

讀故事,悟道理:

鹿的死就是“背信棄義、過河拆橋”的結果,這樣的人會有好下場嗎?

被人打敗的獅子

有人掛出一幅畫,畫家在上麵畫了一隻威武的雄獅,當然,人們隻需要用一個手指頭就能輕鬆地將畫中的獅子打敗,看畫的人心裏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感。

恰巧一隻獅子經過這裏,大家見了都不敢吭聲。獅子說:“我很明白,在這裏畫家要把勝利歸於你們,其實這不過是欺騙你們的造假本事。要是我的兄弟也能畫的話,那結果將遠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讀故事,悟道理:

永遠不要被虛幻的空想所左右,那樣隻能是自欺欺人。

獅後的葬禮

獅後死了,動物們都來吊唁,看到這種情形,獅王感到更加悲傷。獅王詔書全國,葬禮將如期舉行,司儀官員將主持儀式,做好席位安排、檢查出席情況等工作。

獅王放聲大哭,大殿裏回蕩著令人恐懼的哭吼聲。朝中大臣都按照獅王的樣子用不同的語言跟著哭號。這是一群效仿獅王的奉承者。頓時,哭喊聲彙成一片,響徹雲天。

這時,隻有一隻鹿無動於衷。它為什麼不哭呢?因為獅後的死實在讓它解氣。獅後曾經吃掉了它的全家,隻有它僥幸逃了出來。這時,有個拍馬屁的家夥趕緊去打小報告,還說看見鹿在笑。獅王一聽勃然大怒,它發出一聲令人毛骨悚然的怒吼。

獅王指著鹿狠狠地說:“你這森林中的無名小輩,在這個時候你還笑得出來?我今天沒工夫用神聖的爪子撕開你褻瀆神靈的身體。群狼!你們去為死去的王後報仇,把這個叛徒殺死,用它的鮮血去祭奠亡靈吧!”

聽到這可怕的判決,鹿急中生智,它對獅王說道:“陛下,悲傷的時候已過去,痛苦也變得多餘。你親密的伴侶靜臥在花叢裏,已向我顯靈。‘朋友,’它說,‘當我現在升天成仙的時候,請注意,葬禮中不需要你痛哭。在上帝的花園中我享受到了無比的樂趣,因為我和上帝生活在一起。讓獅王悲痛吧,看它如此懷念我,我心中十分快慰。’”

“真是神了!獅後成了仙!”一席話說得百獸歡呼雀躍起來。

鹿不但沒受懲罰,反而得到了豐厚的賞賜。

讀故事,悟道理:

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要善於開動腦筋,這樣你就能夠化險為夷。

兩隻鴿子

兩隻鴿子生活在溫馨的親情之中,但是,其中一隻鴿子卻厭倦了家中的溫馨生活,它像著了魔似的渴望到遠方去旅行。另一隻鴿子勸它說:

“你為什麼非要去呢?分離是很痛苦的事,你願意離開自己的兄弟嗎?這真是太殘忍了。旅程中千辛萬苦,望你三思而後行。此外,天氣也轉涼了,等到明年開春再去吧。我想現在旅行會十分危險,什麼老鷹啊、羅網啊,而且我還得惦記著:是否下雨了,我兄弟的必需品都齊全嗎?晚餐怎樣,有安全的住宿嗎……”

一席話,雖然讓這位旅行者的心有所收斂,但想出去闖闖、見見世麵的思想還是占了上風,它說道:“擦幹你的眼淚吧!我最多三日就能完成這次旅行。我很快就會回來的,到時候向你描述我的見聞,這會給你解悶的。我要是什麼也沒看到,就說不出什麼來。我所說的旅行會使你十分向往。我將會說:‘我曾經到過那裏,這事我碰到過。’那麼你就如同身臨其境一般了。”

說完這番話,它倆就流著淚分手了。

鴿子開始了它的旅程。這時,天色大變,暴雨來臨,鴿子不得不找到唯一的一棵大樹躲雨。盡管有樹葉遮擋,但鴿子還是遭受了暴風雨的襲擊。雨過天晴,鴿子冷得直打哆嗦,它展開翅膀又起程了,它要曬幹自己濕漉漉的身體。這時,它一眼就看見田邊撒著的一些麥粒,旁邊還站著一隻鴿子。饑腸轆轆的它飛了過去,結果卻被網給網住了。原來這些麥粒是引誘飛禽上鉤的誘餌啊。還好,網很破舊,鴿子用翅膀撲騰,用爪子撕扯,用尖嘴啄,終於把網給弄開了,掙紮之中掉了幾尾羽毛在網中。

但厄運並沒有終止,一隻凶惡的禿鷲遠遠地盯上了它,而此時的它如喪家之犬。就在禿鷲準備向它攻擊的時候,另一隻老鷹伸展著雙翅,斜刺裏躥了出來,鴿子趁機逃了出來,它惶恐不安地向一座破房子逃去。

它想自己這下可找到一個安定的地方了。誰知一個淘氣的孩子正拿著彈弓向它瞄準、射擊,哎呀,糟了!不幸的鴿子幾乎被打個半死。鴿子隻好自認倒黴,垂著雙翅,拖著傷爪,可憐兮兮地飛回家中。

謝天謝地,總算活著回到了家。

兩隻鴿子重逢了,請您想想看,那隻鴿子在飽嚐了種種痛苦經曆後,對“幸福”這個字眼的理解將會是多麼深刻。

讀故事,悟道理:

經曆過人生的風風雨雨,人才能夠豐富自己的閱曆,理解人生的真諦。

鴿子與螞蟻

溪邊,螞蟻掉入了水中,碰巧被一旁喝水的鴿子看到了。螞蟻遭遇了滅頂之災,它不能自救。鴿子起了憐憫之心,將一根草投入水中,螞蟻獲救了。

就在這個時候,赤腳的射手路過水邊。鴿子正好被他看到了,他認為今天運氣不錯,有了一頓美味。他瞄準鴿子搭箭拉弓正準備射出,腳後跟上突然傳來的陣痛卻使得他分了心,那是螞蟻狠狠咬了他一口,鴿子立刻感覺到了危險,展翅飛走了。射手失去了獵物。

讀故事,悟道理:

一個看似小小的幫助,不但能拯救別人的生命,也能給自己帶來回報。

巧舌如簧

蝙蝠很不小心地闖進了黃鼠狼的家,黃鼠狼以為它是一隻老鼠,就想把它立即吃掉。

蝙蝠辯解道:“我不是老鼠,您見過有翅膀的老鼠嗎?我和它們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上帝給了我一對奇妙的翅膀,使我能在空中飛翔。況且我們家還有好幾個孩子需要我撫養,您是不應該吃掉我的!”

蝙蝠說得聲淚俱下,黃鼠狼感動了,就放了它。

倒黴的蝙蝠在兩天後又是一不小心,闖進了另一隻黃鼠狼的家。

這一次這隻黃鼠狼以為它是隻鳥,也恨不得馬上吃掉它。蝙蝠又遭遇了生死的考驗,它不得不再次為自己的生命辯解:“親愛的夫人,您是不能夠吃掉我的,首先我不是一隻鳥,您見過有哪隻鳥沒有羽毛嗎?我隻是一隻可憐的小老鼠,您應該放掉我!”

蝙蝠就這樣兩次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讀故事,悟道理:

身處劣勢的蝙蝠能憑借自己靈活的頭腦一次次地躲過危機,正所謂“急中生智”。

黃蜂和蜜蜂

有一些沒主的蜂蠟被發現,黃蜂想認領走,但蜜蜂不答應。細腰蜂受理了這個案子,它也難辨其中的真假。證人說,它曾看到一些昆蟲,深褐色,身子比較長,樣子像蜜蜂,它們扇動著翅膀,圍繞在蜂蠟周圍。但這些證詞並不能證明什麼,因為其特征也適用於黃蜂。

這個案子調查了半年,沒有任何結果。最後,一隻聰明的蜜蜂提出了個好建議,它說:“案子進行了半年,卻絲毫沒有任何進展,蜂蠟再不處置將會變質。我想讓黃蜂和我們一起去采蜜,看看誰能用這麼好的甜漿造出如此漂亮的房子。”

黃蜂拒絕了這個合理的要求,因為憑借它掌握的本領是不可能辦到的。經過簡單的推理,細腰蜂把蜂蠟判給了蜜蜂。

讀故事,悟道理:

人們往往將一件簡單的事情看得特別複雜。如果你能勤於思考的話,你會發現,一件看似複雜的事情其實很容易解決。

老鷹和貓頭鷹

老鷹和貓頭鷹停止了攻擊,它們甚至以擁抱的方式表示親熱的程度,並決定不再互相傷害彼此的孩子,一個用鳥中之王的信譽擔保,一個則以梟族的諾言擔保。

貓頭鷹問道:“你認得我的孩子嗎?”

“不。”

“真糟糕!”貓頭鷹歎息著說道,“我很掛念我的孩子們,保住它們的命真得靠運氣了。因為你是鳥中之王,不會把小事記在心上,如果你碰到了我的孩子,而又不認識它們,那它們準會沒命。”

“你的孩子長什麼樣,講給我聽聽;要不然指給我看看也行。我向你保證,我決不會傷害你的孩子。”老鷹說道。

“我的孩子很漂亮,長得嬌小動人。光這些特點你就能很容易地將它們辨認。請記好了,千萬要記住,不然的話,死神就會到我家中,把死亡降臨在它們頭上。”貓頭鷹以母親的身份說道。

沒過多久,上帝把孩子賜給了貓頭鷹。有一天傍晚,貓頭鷹外出給孩子尋找食物,老鷹碰巧看到一個破舊的巢穴中,有幾個神態陰鬱、麵目醜陋的小東西發出奇怪的叫聲。老鷹見狀說:“我把它們作為晚餐吧!這應該不會是我朋友的孩子。”鷹這家夥幹這種事從來都是幹淨利索的,不一會兒就將它們全部吃掉了。

不一會兒,貓頭鷹回家了。天啊,它看到自己孩子的幾個腳爪,傷心得昏了過去。它向大家哭述,並向神哀告,祈求嚴懲這喪心病狂的強盜。

這時有街坊對它講:“你還是自我反省一下吧。你總認為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更漂亮。誰叫你在老鷹麵前把自己的孩子誇得那麼好?這與它們的本來麵目相差太大,沒有什麼共同之處嘛。”

讀故事,悟道理:

對待每件事情都有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你才能做好每件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倉庫裏的黃鼠狼

一場重病後,黃鼠狼小姐瘦得皮包骨頭。一個小小的牆洞連接著倉庫,那裏麵有很多好吃的,它毫不費力氣就鑽了進去。這裏的生活真是非常優越,衣食無憂,沒過多長時間,它就已經很胖了。

可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想到覆滅的日子會來得這麼快。

這一天,剛飽餐了一頓的黃鼠狼小姐聽到外麵有動靜,它感覺到了危險的來臨。它要趕快逃出去,慌張中它回到了那個洞口,但是卻沒鑽過去。它慌了,以為弄錯了地方,老鼠看到了它,說:“小姐,現在你這個樣子是出不去的,來的時候因為你還瘦著,所以能順利出入,而現在你隻有減肥才能出去。你當初要是居安思危,就不會有今天的危險了。”

讀故事,悟道理:

黃鼠狼的下場就是貪圖享受沒有居安思危的結果。

小老鼠、公雞和貓

小老鼠出去旅遊了一番,喘著粗氣跑了回來,急著要給媽媽講在外麵的經曆。

“媽媽,我在外麵看到許多有趣的東西,可有意思了。”

“孩子說吧,我在認真聽著呢。”

“我被兩隻動物吸引住了,一隻凶神惡煞不好親熱,另一隻卻溫順可親。”

“凶的那個嗓音大而嚇人,頭上有個大肉包,尾巴上翹著羽毛,它的兩隻胳膊向空中升起好像就要飛翔一般;可親的那個毛很柔軟,長著斑紋,尾巴很長,舉止穩重斯文,目光敏銳。我想,它和我們老鼠能成為朋友,它的耳朵和我們的很像。我剛想同它打招呼,突然那家夥大吼了一聲,把我給嚇跑了。”

老鼠媽媽告訴它,那隻溫和的是貓,是老鼠的天敵,不能去接觸,而另外的一個是公雞,並不可怕。

讀故事,悟道理:

不要以貌取人,外表的東西不可信。

狗和驢子

一天,驢子和狗隨主人外出。驢子外表神態莊重,但頭腦卻是一片空白,什麼都不想。半路上主人感覺很累,就躺在地上睡著了,驢子就在那兒嚼著青草,這塊草地的草還算不錯,驢子吃得還算滿意。

這時,狗見驢子大口嚼著青草,感到腹中饑餓,就對驢說:“親愛的朋友,我想吃麵包籃裏的食品,你能趴下身子嗎?”沒有聽到一點兒動靜,驢子隻顧埋頭吃草,怕浪費了它的進餐時間。

驢子裝聾作啞好一陣子,總算開口回了話:“朋友,你還是等等吧,待會兒主人睡醒後會給你一份應得的飯,他不會睡得太久的。”

就在這時,一隻餓狼從村子裏跑了出來,驢子馬上叫狗來幫忙,這時候狗可懶得動,它對驢子說:“朋友,我勸你還是趕快跑吧,等主人醒了再回來!他不會讓你等多久的!如果狼追上了你,你就用你的蹄子使勁地踢它,將它的下巴踢碎。你會把它踢倒的,相信我吧。”就在狗還在說這些風涼話的時候,狼已經把驢子咬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