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一流的大師們(1 / 2)

“不管發生什麼,我從不中斷音樂學習。”——帕萊斯特裏那 [1]

意大利歌劇作家喬瓦尼·帕齊尼[2]曾經說過,學習莫紮特、海頓和貝多芬的作品“照亮學生的心靈,因為經典作品是最美妙的簡單旋律持續發展的產物”,我們有時候會聽說偉人就是那些敢於簡單的人。在我們到目前為止的談話中,我們已經知道一個很重要的事實,那就是音樂是從內心表達出來的真理。當然我們知道音樂一定要在心中被感知,而要把它表達出來我們必須對寫作有足夠的了解。現在我們能夠很好地想象怎樣才是一位音樂大師。正如帕齊尼所說,他的曲子簡單而美妙,而正如我們自己所知道的,他簡單的曲子將是發自內心的真理的表達。

但隻知道這些還不夠。很多人能夠進行簡單、優秀而誠實地寫作,但還未達到大師的水平。一定有別的東西存在。當我們找出這別的東西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將會更好地理解大師們、更加地尊敬他們。

在音樂史的每一處我們都會讀到人們出於對藝術的熱愛而願意做的事情。他們樂意去做並不是應旁人要求,而是出於自願愉快地完成痛苦而艱難的任務。每一位大師的名字都使人想起他們為音樂自願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自願忍受的同樣巨大的痛苦,不僅如此,他們甚至找到了對他們來說可能更純粹的音樂。貧窮的帕萊斯特裏那的一生常年貧困潦倒。但正如他所說,“不管發生什麼,我從不中斷音樂學習。”巴赫[3]是樸實而忠誠的公民,許多國家都有這樣的人,但從他失去父親的童年時期到他遭遇痛苦折磨的歲月,他總是在犧牲。想想他步行數百英裏隻為了去聽管風琴演奏家布克斯特?胡德[4]的演奏;以及他在早期和哥哥約翰?克裏斯多夫一起居住時,對於使他著迷的藝術有著多麼強烈的求知欲望。正是對真誠學習不變的意願使他傑出。

我們之中任何一個人隻要願意真誠地用我們擁有的才幹去努力,就能夠做到很多事情——比我們相信的更多。實際上巴赫自己對一個學生說過:“如果你和我一樣勤奮用功,你就能像我一樣成功。”[5]他意識到,就算我們非常期待事情按自己的意願發展也無濟於事;隻有當我們的意願轉化成及時的行動,我們才能夠成功;雖然要實現任何想法都需要行動,但實現願望需要最多的努力。

談論所有的一流大師,了解他們每一個人是以怎樣獨特的方式奉獻於自己所熱愛的藝術是令人愉快的。他們所有人都表現出自己的真實品質:有的是認真;有的是決心;有的是愛國精神;但他們所有人都忠實於藝術本身。我們很容易明白這個道理:當人們願意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一個主題,他們會從中獲得許多。假如一個人僅僅很不情願地為它花費一些時間,他將得不到太多,這也很容易理解吧。我相信聽到這些談話的人之中沒有人會認為,在音樂上隻花費少許而不是大量的時間,他們就能夠從中獲得愉悅或慰藉。絕對不可能。而且與其這樣做,他們最好立即罷休。如果我們已經出發,朝大師們看齊,我們隻能通過認真的態度到達那兒。延遲對於旅行者和我們前去靠近的人來說是一種羞辱。一方麵體現了他的懶惰,另一方麵則體現了他對大師的誤解;因為如果他理解了他就不會邁出無精打采的步伐。

我們已經多次說過真正的音樂出自內心,而且十分簡單。同時我們發現難以理解大師們的作品。更確切地說,是我們之中的一部分人覺得困難。對我們來說它看起來一點也不簡單;然後我們很自然地認定是某個地方出了問題。我們埋頭於我們的任務,鑽研音樂,因為不能夠演奏它而變得沮喪。我們自然會認為它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並且不能忍受聽到這樣的音色。好了,讓我們不要因此而變得沮喪;讓我們來看看!

首先,演奏音樂要比理解音樂難得多。曾經,有一位鋼琴大師為一位女士演奏,這位女士以前從未聽過任何一流大師的演奏,這位大師的演奏就像花邊一樣美麗。在演奏結束、那位大師離開之後,有人詢問那位女士大師的演奏如何,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