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幾位老者就是和胡老齊名的知名茶收藏家。他們在如今的華夏茶收藏界,絕對是泰鬥級的人物。
在業界中,如果所製作的茶葉入得了這幾人的眼,甚至被他們成功收藏的話,身價絕對能夠提升一大截的。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隻要是製茶師,就沒有不想被他們青睞的,就算隻是被他們多看一眼,那也是可以出去吹牛的資本。
特別是剛才說話的那位胖胖的長者,他的來頭可不是一般大。
他名叫張比特,出生在英歐區一個貴族家,自幼受家中長輩熏陶,對紅茶情有獨鍾,長大後,學貫中西,對各區茶道鑽研極深,乃是如今華夏茶商圈中,最具有世界級眼光的華人。
雖然說如今各地區百花齊放,華夏茶道再也不是一枝獨秀,但是他還是毅然決然地歸國,因為他認定了最好的茶葉還是在華夏之中,哪怕如今的華夏茶道已支離破碎,被其他區的茶道迎頭趕上不說,其處境甚是尷尬。
正如張比特所意料到的,華夏茶道雖然已大不如從前,但是它的底蘊在那裏擺著,各種茶類層出不窮,雖說品質參差不齊,但是品質高者確實還有它的獨到之處。
隻不過,讓張比特略感失望的是,他找了很久,硬是找不到他所想要的那款紅茶。
原來,在他還是孩提時,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得以讓他在一位老者家中喝到一杯來自華夏的紅茶。
時隔多年,每當他想起那個愜意的午後,他便難以忘記那一抹滋味。後來,他經過多方打探,才知道讓他難以忘懷的那種茶叫做正山小種,它乃是紅茶的鼻祖。
而他跑遍了生產正山小種茶的主產區,所見過的茶數不勝數,但是它們總離他記憶中的那味道少了一絲韻味。
這讓他一直引以為憾,慢慢地成為了他的一個心病。
胡老一臉無奈地看著張比特,特別是兩眼圓睜睜地看著他手中的那一罐茶葉,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都怪自己嘴巴不嚴,這才走漏了風聲。
“老胡,你這是什麼眼神啊?”張比特一說完,直接當著胡老的麵,像是寶貝一樣又抱緊了一些。
要不是胡老拚死抵抗,他早就想喝上一泡,過過癮了。他現在光是聞這味兒,就知道這茶葉差不了,至於它能不能比得上自己記憶中的那一口,這還得喝了才知道。
“老胡,我跟你說,這好茶葉就得時常喝上那麼一泡。再好的茶葉,也得時常拿出來感受一番才是。”張比特一臉壞笑,笑得跟黃鼠狼一樣。
“就是啊。咱們哥幾個也好久沒一起喝茶了,你這什麼待客之道。”旁邊的幾個人也順勢應和了幾句。
“好啊,那麼下次我們去你那,你記得把你那祁門紅茶拿出來招待我們。”胡老很明顯愣了一下,然後就作勢要走過去拿茶葉。
其他人坐在一旁笑嗬嗬的,但是這可嚇壞了張比特,他隻能把茶罐抱得更緊一些。
開什麼玩笑!那祁門紅茶可不是田裏的韭菜,割一茬就長一茬,它可是製茶宗師常如玉親手精致而成。特別是常如玉他年事已高,近十年以教導徒弟為主,動手製茶的機會少之又少,能夠得他一罐堪稱極品級別的祁門紅茶,那已經是極為難得的了。